上世纪60年代,解放军喊出了“骡马化”的口号,全军开始养骡养马,主要作为驮具,拉车拉炮。
后世有些人觉得这是“开倒车”,因为二战时候的西方军队都机械化了,咱们还在骡马化,落后人家一代。
其实这是一个广泛传播的错觉,在二战时,除了美军外,没有任何军队完全机械化。当年美军的机械化程度最高,苏、德、英就差得很远,其他国家更是摸不到门槛。
有人只看到二战德军前方装甲车、坦克狂飙突进,以为这就是机械化。殊不知在后方,德国后勤部队赶着骡子、马匹拖车在运送食物、弹药,炮兵的“88炮”更是要5头骡子一起拉。
因为太过沉重,难以部署、移动,“88炮”被德军吐槽为“谷仓大门”,一线士兵怨言很大。
尽管在运输上饱受怨言,但在二战历史上,德国“88炮”算是少数的炮类明星武器,且因为上能防空,下能打坦克,被誉为“反一切炮”。
这款武器跟随德军征战欧洲和非洲,战功赫赫,并在1944年后编织起柏林等大城市的防空火力网。
因为在东线战场、北非战场以反坦克闻名,防空版88炮后来被改造为“反坦克炮”。德国工程师还将其放在坦克和歼击车上,虎式坦克、虎王坦克都使用过88炮。
该炮的缺点,几乎只有“太重”这一项。
那么在二战前,“88炮”是怎么设计、投产的?这款武器实战成绩如何?它真有传说的那么神吗?
【一】88炮,一战血统的明星武器对武器装备感兴趣的人,应该能发现,近20年来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炮”的地位在下降,导弹越来越重要。
俄乌战争就是例子,凡是口径大、当量大的打击武器,都是导弹、火箭弹,此外就只有少数自动化火炮能有出场机会。
以前传统的阵地炮兵、防空炮兵,现在都落入第二线。尤其是防空炮,基本完全被遗忘。
但回到20世纪初,防空炮才是空军的大敌,全球主要城市的标配,就是一道甚至两道防空炮阵地。二战的德国首都柏林,就有一层“88炮”组成的火力网,阻拦盟军的战略轰炸。
88炮,即二战“Flak18”火炮和其衍生型号,是血统纯正的防空武器,其原型能追溯到一战末期。
而二战初的大多主战装备,在一战末已经颇具雏形。
88炮的前身,是德意志第二帝国“Flak16”防空炮,口径就是88毫米,且外形已经和后来的88炮非常相似,都是长身管、大炮座。
该武器是一战最后两年,德军为了打击英法联军的空军编队研制的,可基本没派上用场,因为战争很快结束了。
一战后,德国受到强硬的制裁,失去了国防军,更失去了国防工业。
德国军工资本外逃,在欧洲各国,尤其是北欧落地生根。他们和当地国家合作研究武器,于1930年代推出“Flak18”88毫米口径防空炮,全重7吨多,高射射程10000米,设计的初衷还是防空。
在它出现之前,德军在一战时曾迷恋小口径高射炮,但随着飞机越飞越高,越飞越快,小口径防空炮成为鸡肋。
所以德国工程师非常追求大口径,并提倡射程、射速、弹速、装药量的平衡,88毫米口径炮弹最终脱颖而出。
为了追求火炮的高膛压、高弹速,88炮的“身管比”达到53倍径,炮身长达7.7米。
该炮的弹速超过820米每秒,完全达到主流反坦克加农炮的水平。所以从一开始,88炮就具备打坦克的能力,并有地面观瞄系统。
1930年代后,德军在纳粹领导下恢复武装,88炮进入德军装备行列,并迅速在实战中崭露头角。
【二】防空的88炮,高光时刻却在陆战有人可能奇怪,30年代初,距离二战爆发还有很久,德国人去哪里实战呢?
答案是西班牙。
德国、苏联其实在二战前交过手,他们的战场在西班牙,双方拉来精锐部队,以志愿部队的方式参与西班牙内战。
二战时期的战术思想、武器配置,很多都脱胎于西班牙内战。甚至一些高级将领,都在西班牙内战里得到锻炼。
比如德国的坦克、战斗机突击战术,即闪电战,以及苏联的装甲部队梯次防御,都在西班牙内战里出现。
当时,德国的1号、2号坦克装备给了德军志愿兵,即臭名昭著的“秃鹰军团”,但苏军的坦克更多、更强大。所以柏林给秃鹰军团送去50门“Flak18”,反坦克效果拔群。
该炮能在一公里外轻松打穿苏联T26坦克,曾扭转过战争局势。
但德军的报告也坦诚该武器“太笨重”,要事先动用工兵挖掘炮位,并要8个人前后伺候才能开炮,非常不便。
一旦遇到空袭或者炮击,88炮阵地很难转移。敌人的装甲部队如果绕路,也会造成88炮阵地的浪费。
所以在后期的改进型号中,德国工程师开始多次给88炮“减肥”,设计可更换的炮架,降低炮座重量。陆军还给炮兵增添专用履带牵引车移动大炮,以应付复杂地形和恶劣天气。
1937年后,德国开始准备侵略战争,大量“Flak18”式88炮被生产出来装备德军。
彼时,德军防空部队、炮兵部队就装备这种武器,后来新式的“Flak36”“Flak37”还分别加装了炮盾,以及野战轮式底盘。
为了方便战时更换炮管,新式88炮变成“三段式炮管”,能在炮管受伤、炮管寿命到头时按需求更换。
1939年二战爆发,88炮这门为防空设计的武器,却在反坦克方面率先崭露头角。
德军灭亡波兰后,1940年入侵法国,和英法联军在西线交战。德军的轻型、中型坦克挡不住英军和法国的重坦,这时候唯有88炮组成的铁幕能挡住英法反攻。
比如隆美尔的第7装甲师,就曾用88炮群重创英军的玛蒂尔达坦克团,瓦解英军在法国北部的反突击。
作为装甲部队的指挥官,隆美尔深知88炮的威力,他后来奉命去北非创建非洲军团,也把这种武器带到了北非。
在那之后的北非萨卢姆战役里,13门88炮就瓦解了英军的攻势,击伤、击毁英国坦克100多辆,让德军威胁埃及,成就了隆美尔的英名。
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88炮受到了最严酷的考验。
作为欧洲强大的工业国,苏联军队的装甲力量更强,T34坦克能挡住德国所有的小口径反坦克炮和坦克炮,唯有88炮能击穿它的正面装甲。
但88炮的笨重在这时候成为大问题,苏联糟糕的基建,让德军的后勤遇到极大问题。
由于前线普遍缺油,牵引车开不动,且苏联糟糕的路况,一旦下雨就变成泥沼,德军士兵们只能自己推炮——十几个炮兵伺候一门88炮,还时常推不动。
因此,德国炮兵用“谷仓大门”来称呼这门重炮,它每次部署、挪动都费尽周折。
所以在德国本土新研究的“Flak41”上,工程师进一步减小了炮座,减轻全重,降低高度,顺带增加炮管长度,以增强穿甲能力。
德军还要求直接制造用88炮为主体的反坦克炮“Pak43”,并在虎式坦克上装备了短款88炮。后来的库尔斯克会战里,虎式坦克一辆就能击毁多辆T34,都是拜88炮的火力所赐。
【三】二战末期,其实88炮已经落伍1943年以后,苏联开始反攻德国,德军在整个东线步步败退。
3年前进攻时,德军能精细谋划进军路线,调配战争资源,到了1944年,苏军已经不会让德国人这么从容了。
德军在不同的战线败退,一路留下的除了尸体外,就是报废的重装备,其中“Flak”系列88炮的数量众多。这种武器哪怕装上轮子,在没有牵引车的时候还是难以挪动,炮兵们只能将其放弃。
如果真要搬动它,炮兵要从后勤部队借来五六头骡子,这是个很高昂的成本。
柏林政府无奈之下,曾给前线下令,让炮兵不许丢弃火炮撤退,并不惜加以军法制裁。
但柏林的命令在前线并没有被好好遵守,将领们深知前线的紧迫,人命总比武器贵。而且如果执法太严,肯定会导致前线哗变,到时候得不偿失。
看着前线把刚拆封的,润滑油都没凝固的火炮丢掉,德国陆军开始转变方向,把珍贵的合金炮管全部放在坦克和歼击车上。
但是面对苏军的重型“IS”坦克,88炮的神威不再,虎式、豹式反而被苏军的重坦追猎。
而在防空领域,当年作为德国防空部队的主力武器,88炮在战争末期居然成为“鸡肋”。
30年代,全球主要国家的军用飞机速度、飞行高度、装甲厚度都在88炮的射程和杀伤力范围内。
但在二战时期,军用飞机尤其是轰炸机技术突飞猛进,盟军对德国进行战略轰炸时,盟军重型轰炸机如B29,已经能飞到88炮射程之外,德国的高射炮网难以阻挡盟军地毯式轰炸。
而且德军没有近炸引信,只有定时引信,让轰炸效率进一步下降。
加上防空军后来拉来女人、老人、未成年人当炮手,88炮在战争末期平均打出一万多发炮弹,才能击落一架盟军轰炸机,效率低得恐怖,完全是对弹药的浪费。
柏林发现了这种低效的漏洞,所以后来在柏林的防空塔上,主力防空武器是更大口径的“Flak40”128毫米高射炮,而且是双联装。它高射高度14000米,搭配更大的爆炸弹头,杀伤力倍增。
总的来说,在1930年到1945年,德国生产的88炮总数超过20000门,这是二战产量最高的大口径高射炮之一。
到了战争末期,因为军工产能低下,且大都去做了坦克,很多老旧的88炮没法按时维护,一些老炮到了生命周期末尾,本该淘汰,却也在继续服役。
这些综合因素,导致88炮在地面和防空领域都很不给力。
二战结束后,这种武器大量被废弃,但其中生产比较晚的,状态好的,被盟军内部二次使用。
冷战时期,欧洲很多国家都在使用88炮,苏联、南斯拉夫、罗马尼亚、芬兰、西班牙、法国、丹麦都在使用“Flak18”到“Flak41”的多型号88炮,一些国家的88炮甚至服役到90年代。
这款武器的设计,无疑是划时代的,不然也不会被使用半个世纪。
考虑到后来防空领域和反坦克领域都是导弹的天下,有网友提议“让88炮做人类防空炮的标志”,也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
文/商学野
参考资料:
1.《无敌88:二战德国88mm炮全史》,司古
2.《北非“坦克杀手”:88毫米高射炮》,张中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