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年里,小米手机的“性价比”标签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环,这并非因为小米自身做得不够好,而是整个市场环境正在悄然改变,越来越多的品牌学会了小米曾经的打法,用更激进的定价、更亮眼的配置去打动年轻消费者,在这样的竞争中,小米不再是唯一的“性价比代言人”,反而逐渐陷入一种尴尬,既想冲击高端,又舍不得放弃原本的基本盘,而这一矛盾,恰恰被iQOO抓住了空档。
iQOO的出现最初看起来只是vivo的一个技术试验场,但很快这个子品牌就凭借极具攻击性的配置和价格策略,在中高端市场杀出一条血路,与其说iQOO在挑战小米,不如说它正是在用小米过去那一套方式“重新教育市场”,让消费者意识到,同样的预算下,或许还能有更多可能,这种策略的成效,从一款又一款的热销机型就能看出来,而iQOO 13正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回顾小米15刚发布时,市场反应其实不差,尤其是在旗舰市场逐步疲软的当下,它能靠4499元的起售价拉回一部分用户,已经不算失败,但很快,iQOO 13以3999元的起售价杀到,立刻引发了大量关注,这种“高配置+低价格”的组合很容易击中理性消费者的决策逻辑,更何况随着渠道补贴的下探,iQOO 13如今已经不是“价格持平”,而是“全面低于”,这对小米来说,确实是一次不小的打击。
iQOO 13本身的产品力其实也撑得起这股热度,它和小米15一样都搭载的是目前顶级的骁龙8至尊版旗舰处理器,而且在性能释放和稳定性方面表现相当激进,此外还加入了一颗自研电竞芯片Q2,更多是在游戏调度和能效比上发力,屏幕部分则用上了6.82英寸2K Q10珠峰屏,支持144Hz刷新率,这一整套配置放眼整个安卓市场,都算得上顶级水准。
拍照方面,iQOO 13虽然不像一些主打影像的旗舰那样堆满参数,但也足够有诚意,5000万像素超感光主摄配合VCS仿生色彩处理,在夜景和逆光场景下表现尤为突出,前置镜头则是3200万像素,更注重人像细节表现,续航部分的等效6150mAh电池搭配120W快充,在同级别产品中很难找到对手,再加上冰穹散热系统和寰宇通信系统等细节功能补全,这款产品的完整度可以说是少有短板。
而当我们再来看它的价格,就更显得小米15“坐不住了”,目前12GB+256GB版本在叠加补贴后只要3398元,原本定价5199元的16GB+1TB版本,如今仅需4319元,这个价格一出来,很难不让人动心,尤其对于那些更看重性能与性价比的用户来说,小米15突然不香了。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一种时代感的交替,小米用十年时间证明了性价比可以打破品牌格局,而如今iQOO也正用相同的方式向这个逻辑发起挑战,对于消费者而言,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对小米来说,可能得重新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核心优势”,因为当别人把你当成模板时,你就不再是唯一了。
动不动就16G运行,真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