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斯克战役虽然已经落下帷幕,但对于乌军来说,仍然忿忿不平,一度认为是装备不够,钱不够,导致这场战役失败,殊不知,真正的失败是源于内部。
(俄军第810旅,在库尔斯克战功赫赫)
1、血战40天!3名士兵极限逃亡
在库尔斯克战役中,三名来自俄罗斯黑海舰队第810旅的士兵,被乌军围困后,然而,结果却没有按照乌军预想的发生。
这三名俄军士兵分别是经验丰富的老兵库米斯和他的两位年轻伙伴比巴与布巴。在被乌军重重包围的40天里,他们以智取胜,以极为有限的人力资源对抗人数众多的敌军,精巧地利用了周围复杂的丛林地形和夜幕掩护来开展游击战术。
他们不是简单的躲藏,还尝试主动出击,每当乌军试图探查他们的踪迹时,这三名士兵会突然发起伏击,让敌军陷入措手不及的恐慌之中。
(敢死队边逃边打,为大部队反攻做铺垫)
他们在敌后不仅抵挡住了乌军的层层进攻,还成功地传递了大量关键情报,支撑了外线俄军的反攻行动。不得不说,在这针尖对麦芒的较量中,他们用非凡的灵活和适应性展示了卓越的战术技巧。
2、乌军最缺少的一样东西,不是弹药
值得一提的是,在物资匮乏的恶劣条件下,三人还展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生存能力。他们巧妙夺取敌人的补给,充分利用乌军阵地中的剩余物资维持生存。
每天晚上,他们会悄悄潜入乌军阵地埋设地雷,或突袭敌方的后勤车辆和火炮阵地。不得不提的是,有一天夜里,他们的一次成功伏击狠狠削弱了乌军的火力配置,使得原本狭窄的战线更加混乱不堪。
(俄军善用无人机,侦查乌军部署情况)
库米斯和他的团队展示出一种难能可贵的沉着。即便面对敌人的不断逼近,他们始终能够保持冷静,通过无人机配合地面望远镜侦察,精准判断敌方的部署情况。
这种如同猎人般的敏锐感知和行动力让敌人在他们面前显得无措无策。三人游走于危险边缘,却从未惊慌失措,最终将复杂的态势化于无形,为俄军的后续行动创造了机会。而这种以少敌多的操作,高超的军事素养,不屈的战斗精神,恰恰是乌军最缺少的东西。
3、乌克兰陷入一种恐怖“死循环”
尽管如此,乌军还是想找回点面子,在公布的战报中,断然呈现出另一番景象。
据乌军发布的消息来看,他们在与俄军的接触线上进行了激烈的博弈,在24小时之内,发动了上百次袭击,成功阻挡了俄军多次进攻,还收复了卢甘斯克地区一部分的领土。
但这终归难以逆转现在的颓势,为此,基辅不得不进一步寻求的欧洲的援助,并强化征兵力度,这样就导致乌克兰陷入了一种死循环。
(乌克兰新征士兵上场,投降率直线飙升)
被强征而来的士兵没有实战经验,对战场更是充满了恐惧,面对火力凶猛的俄军,他们只好苟且偷生,弃守战线,或者举手投降。
当然,泽连斯基也很清楚现在的情况,所以愿意重启和谈,与俄尝试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但最艰难的问题是,领土僵局仍然无法打破,乌克兰一边接收欧洲导弹支援,一边要求俄同意临时停火。
俄方指责乌缺少谈判诚意,临时停火只不过是为了获得喘息机会,所以,前线战斗至今未休,和平依旧遥遥无期。
狗屁不通[呲牙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