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家有个小院子,绿油油的葡萄藤爬满了木架子。每次家里来亲戚,小孩们一堆堆地在院子里疯跑,大人们坐在炕上喝茶聊天。

有一回,我听见二姨跟我妈悄悄嘀咕:“小伟啊,小时候偷邻居家西瓜,可机灵了,跑得跟兔子似的!”
本来是说笑,可你猜怎么着?我那天一看到小伟,脑子里就只剩一句话:“小偷。” 哪怕他成绩再好,笑得再阳光,我还是下意识地看不起他。
那时候我才十岁,分不清戏言和真事。可印象就是种下了。
现在想想,大人一句话,轻飘飘的,可在孩子心里,能砸个坑。
兄弟姐妹的孩子,嘴上没把门,是真能伤到。
有些话,聪明人,真的打死都不会说出口。不是虚伪,是懂得分寸。 糊涂人呢?张口就来,还一脸“我这是实话实说”,真不怕寒了自家人的心。
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那些聪明人绝不会对兄弟姐妹的孩子说的五种话。
说到哪扎心,就当是给自己提个醒。咱们慢慢说,不着急。
第一种:翻旧账,撕破脸有些人啊,最爱讲过去的“趣事”。
趣事?听着像是开玩笑,实际上呢,全是撕开别人的伤疤。
比如,小时候谁尿过床,谁考试抄过答案,谁早恋被家长抓个现行……这些事,平常关起门自己笑笑也就罢了。
可一旦拿到兄弟姐妹的孩子面前说,那就不是笑话,是侮辱。
你说了,孩子心里头会怎么想?“哦,我爸小时候也不咋地啊。” 这孩子以后还听爸妈的话吗? 还能心甘情愿地尊重他们吗?
大人总以为小孩没心眼,忘得快。其实小孩记性可好了,而且心里最容易埋下轻视和反叛的种子。
一旦尊重没了,管教就成了笑话。
到时候,家里鸡飞狗跳,亲戚间翻脸,谁的错? 一句话惹的祸,哭都来不及。
聪明人早就明白,有些丑,不是非得揭开给后辈看的。
自己家的事,关起门来自己消化,给外人,尤其是孩子们留点体面,才是给自己留后路。

亲戚孩子聚在一块,免不了互相攀比。
但聪明人,从来不会在孩子面前说这种话:
“看看你表哥,多懂事啊,你怎么就不争气呢?”
听起来像鼓励,其实是赤裸裸的打击。
你以为孩子听完会奋发图强?大多数时候,只会心里嘀咕:“我不行,我就是废物。”
更糟糕的是,兄弟姐妹之间,最怕的就是因为孩子比来比去,弄得心生嫌隙。
表面上笑嘻嘻,心里早就记了一笔账:
“你家儿子学习好,就看不起我家娃了是吧?”
一旦心里有了疙瘩,再想回到以前那种亲亲热热的状态,难咯。
比来比去的,最后伤的是感情,毁的是气氛。
聪明人懂得,自家孩子各有各的路,哪怕走得慢,也不踩,也不比。
一锅汤,一根头发都能搅浑,何况是孩子这种大事。
第三种:负面标签,毒过蛇咬有些大人爱给小孩贴标签,嘴上风风火火,心里却没数。
“小胖子!” “胆小鬼!” “没出息的玩意儿!”
听着好像亲昵,实际是慢慢往孩子心里种毒草。
尤其是自家兄弟姐妹的孩子,本来血脉亲近,一句不经意的话,就能让孩子对你敬而远之。
你还觉得自己是“自家人”,但孩子心里早就打上了叉。
有些标签,一旦贴上,孩子自己都信了。
你说他蠢,他真的就不敢再动脑筋。 你说他懒,他真的就破罐子破摔。
聪明的人明白,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你写什么,他就信什么。
糊涂的人呢?拿刀刻字,还自以为幽默风趣。
最后,亲情没了,孩子心里也种下了一辈子的阴影。

兄弟姐妹之间,难免有摩擦。
小时候抢家产,大了斗嘴吵架,过年过节冷战,太正常不过。
可不正常的是——有些人,把大人的恩怨,撒到孩子头上。
比如,不喜欢弟弟,就故意冷落弟弟家的孩子; 跟嫂子有矛盾,就当着外甥女的面阴阳怪气。
孩子啥也没做错,纯纯无辜,却成了炮灰。
你以为自己暗戳戳地出了一口气,爽了。 可实际上,是在砸自家门口的牌坊。
等到哪天你家孩子也需要亲戚帮衬了,才发现人家一个冷脸回敬过来,才明白当初自己多蠢。
聪明人都知道,大人事,大人了结,别牵连无辜。
谁也不欠你情绪垃圾桶,尤其是小孩儿。
第五种:穷讲道理,压垮小孩亲戚家的孩子,有时候淘气一点,成绩差一点,说话顶撞一点,都是常有的事。
糊涂的大人,张嘴就开始数落:
“你要努力啊,不然以后怎么办啊?” “你看看你,能不能有点上进心啊?”
一顿讲道理,恨不得把人家从小数到大,从大数到老。
可你忘了,孩子最怕的,就是那种无休止的“教育”。
越讲,心越冷。 越讲,关系越远。
到最后,不仅帮不了孩子,连最基本的亲情也磨没了。
聪明人怎么做? 轻描淡写,点到为止。
孩子身上有问题,轮得到亲戚来指点江山吗? 真要说,也是父母自己操心,外人多一句话,少一份情分。
别以为自己是好心就能畅所欲言,世界上最便宜的,就是“好心办坏事”。
真正聪明的人,嘴里有分寸,心里有温度说到底,对兄弟姐妹的孩子,最重要的两个字——尊重。
尊重他们的父母,尊重孩子自己的人格,也尊重这份来之不易的亲情。
别以为是自家人,就可以口无遮拦。 有些话,说出去一秒钟,后悔一辈子。
聪明人嘴下留情,是在守护自己未来的路。
毕竟,血缘是天生的,亲情却是经营出来的。
谁都想有个热热闹闹的大家庭,不是吗?
可别忘了,热闹是靠一颗颗小心翼翼呵护的心,捂出来的,不是靠一张碎嘴巴吵出来的。

有人说:“亲戚之间,远香近臭。”
听着扎心,却是实情。
特别是跟兄弟姐妹的孩子打交道,更是要谨慎。 近了怕伤感情,远了又失了亲情。
分寸感,就像走钢丝,一不留神就摔个大马趴。
聪明人呢?走得又稳又漂亮。 糊涂人呢?摔得又响又惨。
每次张嘴之前,想想自己是要修桥,还是要挖坑。
孩子们的一点点记忆,可能就是一生对你的全部印象。
要是让人一想到你就皱眉头,那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划不来。
最后的话,也算是个叮嘱吧
人到中年才懂得,世界上最温暖的,不是权势,不是金钱,而是当你风雨飘摇时,还有一群亲人默默在你背后撑着伞。
兄弟姐妹之间,走得久走得稳,全靠一个“懂”字。
懂得收敛情绪,懂得给彼此留面子,也懂得,在小辈面前,护着对方的体面。
嘴巴上留点德,心里头存点善。
别让一时嘴快,断送了几十年的情分。
毕竟,亲情这种东西,一旦凉了,暖起来,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