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AMD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苏姿丰博士在CES 2022主题演讲中率先公布了基于6nm“Zen 3+”核心架构的AMD锐龙6000系列移动处理器家族。随着发售日的到来,关于该系列新品的更多更详细信息和解析终于可以带给大家。
关于AMD锐龙6000系列移动处理器的型号、对比上一代各部分性能提升倍数等“基础知识”相信大家早已了然于胸(文末附)。但我们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引发大家对于笔电未来发展方向,以及用户对于笔电体验需求的更多思考。
AMD移动端战略解析放眼如今全球笔电市场,一个显著事实是:售价1500美元以上且厚度在18毫米以内的中高端笔电更受用户推崇,该定位下的笔电产品也是目前市场中唯一仍在保持需求增长的区间。不难看出,全球用户对于当下优质笔电有着一致定义:更高端、更轻薄。
基于以上洞察,AMD期望持续成为高端市场引领者,尤其是能在游戏本市场持续发力扩张。目前,AMD在游戏本领域的市场份额约为35%。而最新推出的锐龙6000系列移动处理器显然肩负着AMD今年在移动市场开疆拓土的重任。在CPU性能足够强劲的前提下,做出兼具更轻薄、更安静、更清凉、更长续航的笔电,将是AMD在本年度笔电产品上就要实现的目标。
为进一步提升性能,AMD在上一代处理器产品基础上,对全新锐龙6000系列移动处理器做出三点主要改变和优化。第一,CPU核心架构升级为专门为笔电优化的“Zen3+”,每瓦性能大幅提升;第二,集成于CPU之上的RDNA2核心显卡,与上一代产品相比,游戏性能可以提升一倍;第三,全新6纳米制程工艺,进一步提升了“性能密度”。
能耗比,“Zen3+”核心架构的重要特性概括来讲,体现在AMD锐龙6000系列移动处理器上的功耗优化主要有以下五方面:
1、制程技术更新,6纳米制程是AMD与台积电共同合作的领先工艺;
2、全新“Zen3+”内核对电源效率做出大量优化,可在更轻薄小巧的笔电外观内实现更强性能;
3、更新SOC设计,制作全新电源架构;
4、更新功耗管理框架,通过新固件在CPU之外控制功耗水平;
5、支持更多(自研或非自研)笔电新技术,进一步降低功耗。
具体说来,“Zen3+”架构中为功耗优化设计了两个重要功能:CPPC和PC6 Restore。前者可在每个线程技术上实现协同功耗性能控制;后者作为全新处理器硬件,可充分利用和切换CPU最深度的低功耗状态。
SOC层面,全新的电源功耗管理架构中新开辟出部分区域,在这些区域中,功耗可以独立进行开关控制;针对芯片中所有组件互联的机制,此次也推出了全新的功耗模式,该模式下可以关闭数据总线,但系统仍可继续运行。这些变化和调整,目的就是进一步提高各组件间的调控精准度。
固件层面,推出全新PMF(platform management framework)技术,也就是“功耗管理框架”。该技术为整个功耗管理方案引入了一种平衡配置状态。它能够智能感知用户和系统当下的工作状态,然后自动进行模式切换,变用户手动调整为系统主动感知。
通过上述升级优化,AMD锐龙6000系列移动处理器得以拥有极为强劲的能耗比。在同友商同级别笔电新品的对比中,搭载AMD锐龙6000系列移动处理器的笔电能够在35瓦的水平上完成接近对方110瓦的工作负载,也就是说,能效层面的性能要高出2.62倍之多。
全新RDNA 2显卡搭配锐龙6000系列处理器,性能与GeForce GTX 1650 MAX-Q级别的竞品显卡不相上下。辅之AMD自研技术,例如CES上发布的Radeon Super Resolution路线(RSR),包括之前的FSR,这些新技术和驱动加持,RDNA 2核显性能得到进一步彰显。
在喜闻乐见的对比环节,搭载RDNA 2核显的锐龙7 6800U笔电与采用lris Xe显卡的Tiger Lake处理器笔电相比,1080P性能表现上,前者得分是后者的两倍。与此同时,搭载RDNA 2核显的锐龙7 6800U笔电拥有更轻薄的外观设计,从而让用户实现更加愉悦和顺畅的PC游戏体验。
搭载AMD锐龙6000系列移动处理器的45瓦、17英寸笔电新品预计将于2022年3月上市,轻薄本、首款启用USB4接口的笔电也将陆续发售。截至今年年底,预计会有超过200款全新AMD笔电面世,它们都将搭载最新行业领先技术,包括DDR5、USB4、WiFi 6E,及最新视频解码技术。
单从AMD锐龙6000系列移动处理器的各种型号和参数上看,相较上一代产品称不上所谓革命性更新换代,但很明显,AMD已经认识到,主流用户购买笔电产品已经不再是“唯核心参数论”,而是更加注重整体使用体验。如何在更轻薄外形中装入更强性能已成为消费者的核心购机需求。从这个角度讲,AMD锐龙6000系列是能够真正满足用户需求的移动处理器。
AMD锐龙6000系列移动处理器之所以能够洞察并解决用户体验需求,得益于AMD在技术层面的领先优势,当竞争对手面对技术层面壁垒之时,AMD告诉我们低功耗和高性能可以兼得,这种兼得在锐龙6000系列上的呈现只是一个开始,可以预见,未来AMD有实力去展现更强的性能、更强的能效,同时拥有更好更优越的性能密度。移动处理器和笔电市场的全新故事才刚刚开始,我们不妨共同期待AMD继续为我们揭晓这个故事的全貌。
附:AMD锐龙6000移动处理器型号参数汇总AMD锐龙 6000H(45W)
• 锐龙9 6980HX:8C16T,最高5.0GHz,16MB L3缓存,12CU 2.4GHz核显
• 锐龙9 6900HX:8C16T,最高4.9GHz,16MB L3缓存,12CU 2.4GHz核显
• 锐龙7 6800H:8C16T,最高4.7GHz,16MB L3缓存,12CU 2.2GHz核显
• 锐龙5 6600H:6C12T,最高4.5GHz,16MB L3缓存,6CU 1.9GHz核显
AMD锐龙 6000HS(35W)
• 锐龙9 6980HS:8C16T,最高5.0GHz,16MB L3缓存,12CU 2.4GHz核显
• 锐龙9 6900HS:8C16T,最高4.9GHz,16MB L3缓存,12CU 2.2GHz核显
• 锐龙7 6800HS:8C16T,最高4.7GHz,16MB L3缓存,12CU 2.2GHz核显
• 锐龙5 6600HS:6C12T,最高4.5GHz,16MB L3缓存,6CU 1.9GHz核显
AMD锐龙 6000U(15-28W)
• 锐龙7 6800U:8C16T,最高4.7GHz,16MB L3缓存,12CU 2.4GHz核显
• 锐龙5 6600U:6C12T,最高4.5GHz,16MB L3缓存,6CU 1.9GHz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