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Up主“糖果果的未来要发光”和复旦大学性别研究的老师沈奕斐做的情感咨询视频里,提及到一个理念,男女两性平等相处的愿景是宏大且美好的的,但在不平等的处境下,我们要如何更好地拥有幸福,也许更值得我们普通人关注。
截图来源:Up主“糖果果的未来要发光”视频 【跟老公情感咨询,专家却让我放弃情绪价值?】
我再一次意识到,教条主义行不通。当我们试图用理论去诠释生活时,是否也在理论中迷失,困在其中?
这是我女性主义探索的第三个阶段,我不再回避女性主义理论与实践有限下给我带来的激烈冲突,我理解了女性主义思维给我带来的意义和价值,开始用更平和的心态去关照那些微小的角落和个人成长的生命历程。
即,当我们远离了那些很大的理论和建议之后,在生活当中,如何处理这份冲突:面对先进性别意识的成长压力,与无法短时间改变的客观现实,是纠偏自己的观念理解,还是寻找方法推动实践深入?
而这,正是「性别文化观察」存在的意义:看见困境并尝试去改变,如果实践中出现偏差,也期待得到理解与包容。毕竟,曾勇敢奔赴,便已足够骄傲。
01《再见爱人4》麦学:“我配拥有一杯咖啡吗?”《再见爱人4》作为一档婚姻纪实观察真人秀,频频引发热议,正是人们在嘉宾行为中投射了自己的情绪。麦学的兴盛,麦琳言语自相矛盾是一方面,其丈夫李行亮的正常更是加了一把火。
明明其丈夫在努力维系这份关系,为什么这段关系仍然别扭呢?“麦琳到底想要什么?”成为关注的焦点。如何解读,成为观念冲突的直接体现。
麦学:配-不配;无我:结构困境;无助:弱势女性
1\麦琳成捞女?
捞女会做全职太太,精打细算只为家庭?女性的正常诉求,为何不被合理化、总被妖魔化?
为什么丈夫只要正常,女性就应该感到满足?(结构性的伤害何时休)
2\麦琳与张泉灵
家庭事业两肩挑的失败者与胜利者
成为麦琳并不羞耻,不是每个人都足够幸运成为张泉灵;女性自我的配得感,需要长期维护与滋养,而弱势女性不只存在于经济贫困的群体里。
3\夫妻关系像母子
情感关系处理,像极了亏欠-恩情的愧疚模式。
麦琳发言,高度认同男权结构的“无我”现状,与本能的“自我”需要,形成了拧巴的状态,无法宣泄的情绪流向了关系处理的剪不断、理还乱。
麦琳是幸运的,她遇上了不占性别结构便宜的李行亮;可她也是不幸的,早已被“第二性”的身份困住的她,无法理解平等的爱,因为“自我”的消失,让她缺乏这份感知。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能从网友总结的“麦学”里,看见女性与男性合谋下的性别叙事。当一整套以家庭为主、乃至于牺牲自我在所不惜的女性规范形成,其背后隐含的是男性利益占据高位、女性自身诉求被忽视的规范不合理。
当平等诉求开始涌现,女性如何面对这种规范、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必然要走上一条关乎“成长、包容、理解”的突围之路。
关键词:亲密关系;性别结构;女性困境
02 杨笠代言京东引争议 女脱口秀演员努力上桌杨笠身上有两个标签,一个是女性脱口秀演员这个身份,另一个则是“(男人)明明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的段子出圈。
在杨笠代言京东引发争议的同时,人们欣喜于女性脱口秀演员的上桌。有人评价,或许要出下一个杨笠。可我们真的需要另一个杨笠吗?
杨笠的争议在哪?还要下一个杨笠?女性困境另类表达
1\性别关照,与女性视角是两回事
人们对杨笠的评价褒贬不一,是“脱口秀是冒犯的艺术”理解不同、女权主义认知偏差等多重因素导致的。
相比于杨笠直指性别规范,小鹿的分享就更平和;而今年喜剧节目中女性脱口秀演员上桌,被广泛好评再一次证明,女性视角和性别关照好像真的不一样。前者在凸显女性的主体性,指向是单一的,而后者更复杂、也更难以厘清敌友……
2\女性走向台前,幽默不是谁的特权
幽默女整顿内娱,在《喜人奇妙夜》《喜剧之王单口季》《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三档喜剧类节目中,女性群体得以大量在台前曝光。
“搞笑女没有爱情”的背后,是女性主体性的丧失;而女性议题与女性演员的涌入,正在加速女性主体性的回归,“幽默不是谁的特权”,有越来越多的女性敢于并有能力向前一步、站在台前。
3\女性视角的涌现,拒绝月经羞耻、上桌吃饱……
“我的前辈争取了上桌吃饭,我要争取上桌吃饱”;女性困境被看见:月经、催婚、旺夫、重男轻女、性别刻板印象、女性继承权。
女性的声音,或许不只有絮絮叨叨、重复的关切,还有对生命、处境的观察。剥落性别身份,她们,也是一个鲜活的个体。而今年在脱口秀舞台涌现的女性演员们,用自己的行动呼吁,那些沉重而苦痛的过往,也是可以轻松而幽默地表达。
在杨笠“普信男”段子出圈之际,便有网友到政府部门网站留言,提出其表演在试图挑起性别对立。伴随着品牌代言,这份争议越发强烈。这体现了女性主义实践的困境。
一旦涉及女权,就需要面对质疑,是否是国外资本介入的颜色革命?毕竟,杨笠在10月24日登上《经济学人》版面,文章虽是谈论女性脱口秀演员的发展困境,但其被外媒力挺,演变成了被资本收买的铁证。
而这在女性主义实践中依旧存在,即使我自认在很多表述中尽可能避免一些容易产生误解的词语,也阻挡不了污名化的汹涌。正因如此,直接表达女性声音,从此延伸聊亲密关系,似乎更安全。
归根究底,相比于女性议题,性别议题的覆盖面太广,其矛盾的根源不在于性别差异,还有阶级、城乡差异等更为宏大的主题。
换而言之,性别矛盾只是复杂问题的表面,一如彩礼出多少,看似是一个简单问题,但牵扯的社会议题却很复杂。而这,正是不止于性别桎梏、用经营性思维关照处境的意义所在,唯有站在宏观大势更高维度来解决问题,个体的处境才能真正被改善。
关键词:女性主义实践困局;女性处境表达;性别关照
03网红“小英一家”:苦难投影的爆火与争议并存
现在的互联网似乎偏爱普通人叙事,上一个是反击精致无滤镜的于文亮,这一次是“小英一家”。相似的是搞笑幽默的氛围,不同的是生活处境背后延展的社会现实。
人们会艳羡于文亮的松弛感,却对“小英一家”展现的生活细节分外复杂:幸运的是,小英成百万网红了,她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不幸的是,她依旧无法走出大山,走不出恋爱脑带来的,“一个人顶起一个家”的生活现实。
人们在“小英一家”的视频故事里,看见了没常识的日常、女性生存的困境以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可隔着屏幕彼此相联的四百万粉丝,也只是苦难的一方投影。
网红:粉丝百万;处境:大山女性;乐观:直面处境
1\我们没有常识的日常,是沉重的生活现实
从关注牛瘦出直角肩,给牛吃苞谷不给草的没有常识,到给孩子洗手发现黑斑试图给槎掉、面对孩子痛苦直喊“没事哒”的乐观。这样的一厢情愿,在“小英一家”的视频里尽情显示。
有这样一种诅咒,让你上辈子坏事做尽,这辈子成为小英家的牛。事实上,小英子家的牛,过得挺好的,有被子睡、吃着。只是,人的生活无法让牛成为小英期待的样子,反而无奈于现状。
2\大山深处的她,映射的是一代人的困境
如果可以选择,你可以忍受在16岁嫁人、17岁生育的痛苦,而后在绝望中等候光明,直至27岁偶然之间成为百万博主吗?
当我们在一次次呼喊女性权益保障的时候,又多少次沦为帮凶、成为既得利益者的共谋?就算英子百万博主能够直播带货又如何,就算她能依赖短视频平台实现物质生活的提升,也依旧摆脱不了她丈夫在她身上吸血的现实……一次错,步步深陷,女性与婚姻的捆绑,何时在社会意义上消失,才算是真正实现了女性的自由。
3\主动抗争命运的乐观,成为都市人播散焦虑的良方
在小英的身上,我们看见了真正有力量的人生:不是不曾经历苦难,而是面对沉重的生活现实,依然主动争取、积极转变。
从这个意义上,当“高考定终身”的理念在中产阶级流传焦虑之际,远在云南大山的英子,用自己的方式去拨开人生的黑暗。抗争过,努力过,且有了好的结果,这是英子的幸运,也是时代浪潮下个体努力获得的最好机会。
也许,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百万博主,就此改变命运;但热爱生活的人,终将在与命运的抗争中,抓住自己的机会,迎来属于自己的“高考”。
“小英一家”勤劳但生活仍一塌糊涂的场景,吸引了很多人的驻足,而“没事哒”的造梗,更是留存了大量粉丝。流量给小英带来了经济上的收入,也带来了更多的审视:卖惨人设、非法弃养?
这当然需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介入,维护公序良俗;然从网红卖苦难人设博同情,伤害的并不是这群人的利益,而是每一个善良并愿意施以援助的个体,这需要平台监管的介入,如设置创作来源(情景演绎)。
可换一个视角,受害者为何必须纯粹?即使送养孩子,即使已经获得了经济的回报,小英仍然被困在大山,她能真正地走出大山、走出女性处境吗?
某种意义上,与其一次次地批判这一现象,不如关注其背后的社会因素,如何让大山里的女孩都能独立生活?再延伸一点,为何女性都愿意留在大城市?而这些,或许正是这些报道、分析与关注最有意义的地方,让问题被看见,而后有了行动,切实改善一些人的处境。
关键词:大山里的女孩;平台造星;女性困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蔚新语”(ID:zhiwei-xinyu),作者:知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