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非洲,在我脑海里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一是“穷”,二是“热”。
非洲有很多地方都是原始部落,生活仍然保持着很多神秘色彩,包括饮食,都和我们有非常打的差异,有很多东西,咱们别说是吃了,可能看一眼都觉得命少了一半,不只是难以下咽那么简单。
可是中国有些东西,在非洲人眼里同样是“魔鬼食物”,不是不好吃,是不敢吃不能吃。
我们先看看非洲那些我们无法承受的“美食”。
烤虫子,烤老鼠,烤蜘蛛
从名字上来看,就已经超出了我这个吃货的胃所能承担的范畴了,别说是吃了,看见这些东西在我周围爬,我都觉得汗毛竖立,鸡皮疙瘩落一地,从脑神经开始拒绝。
看到他们把蜘蛛虫子串成一串,把老鼠剖开放在盆里腌制之后在火上烤,我感觉天都变了。
而且他们吃饭的时候直接围在一起下手抓,这也是我不能理解的,有人嫌弃中国人吃饭不用公筷是不卫生的,不知道看到他们这种其乐融融的手抓饭,是种什么感受。
可能洁癖和强迫症都能治好了。
原生食材——蛇,猴子,鸟蛋
他们喜欢吃一些天然的食材,自然界的东西,只不过这些食材很让我们不认同就是了。
非洲蛇可不是那么好吃的,光是抓蛇就有一定的危险性,不小心被咬了,可就不是那么开心的事情了,一般人干不了。
还有就是猴子,这在当地是高档美食,一只要好几万。
说实话看见猴子那张脸,感觉像是在吃没进化完的人一样,实在是难以想象。
还有就是有些孩子会去掏鸟蛋和刚出生的小鸟,觉得这是无污染的美食。
我想说,就不能给个机会,等它们长大了再吃吗?
可是,中国有样美食,在他们眼里,是绝对不能吃的,吃了会下地狱,就算是要饿死了,他们也不会去碰这东西的。
这就是中国的海鲜里的青口,或者叫贻贝,就是外表是黑色壳的贝类。
爱吃海鲜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这东西味道鲜美,肉质嫩滑,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海鲜,价格也不算太贵,属于平民海鲜。
可是在非洲人眼里,可是很可怕的,因为它是一种黑色食物,而黑色在非洲人的信仰里,是来自地狱的颜色,是魔鬼的食物。
父母从小就会告诉孩子,千万不能吃。
这不仅和他们的宗教信仰有关,和他们的烹饪方式也十分有关。
咱们大中华的美食,不说别的光是调料就能让他们眼花缭乱,很多他们根本见都没见过。
咱们的烹饪手法,煎炒烹炸,蒸煮焖炖,哪样不能做出花来。
可是非洲的烹饪手段就没这么多了,他们一向是比较简单粗暴的,能煮熟就行了。
虽然非洲的沿海地区也喜欢吃海鲜,可是他们更喜欢吃鱼,对于贝类的海鲜,他们觉得里面住的是魔鬼,不会吃。
还有就是贝类的吃起来比较麻烦,需要清理干净,有的像是牡蛎这样的还需要工具撬开,这对他们来说太麻烦了,吃顿饭还这么多事儿。
而且海鲜非常容易变质,因为它们还有高蛋白,死后两小时就会质变了,尤其是非洲又热,很快就会生出异味来了。
有的人甚至会把变质的海鲜扔回海里,觉得这样它们会复活。
只想说一句“纳尼”,这是什么脑回路?
从吃海鲜这点来看,非洲人还不如每天擦香香的海獭呢。
海獭最喜欢吃的就是牡蛎,虽然它们没有工具可是它们会找到坚硬的石头,把牡蛎给砸开,吃里面的肉,别看长的萌萌哒,人家可聪明着呢。
看看别人的生活,再看看我们的,真是非常庆幸生在了中国,可以有这么多的美食,这么丰富的烹调手段,人间百味都不止。
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在种花家。
自己这么黑,还嫌弃食物黑!种族歧视!
人总是在万般煎熬中快乐着!生存着![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吃贝类的不单是中国人!
就是淡菜
老黑倒是想卖烤全羊,他有吗?烤老鼠这玩意给我我都不吃,可是那帮高大上的小资就喜欢这个调调,一吹牛13倍有面子,不然跟人家说出趟国啥美食都没有?比乡下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