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六月,空气里裹着湿热的暑气,街头巷尾的榕树下,蝉鸣此起彼伏。42岁的王辉宇却无心感受这熟悉的夏日气息——他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脸色苍白,胸口像被巨石压着,喘气都费劲。三天前,他还以为自己只是得了场“普通感冒”,吃点药、输个液就能好。可谁能想到,高烧不退、意识模糊,甚至连心脏都“罢工”了!医生们查遍全身,愣是找不到病因,直到主任医师在手术室里脱下他的裤子,发现了一个不起眼的小伤口——恙虫病的罪魁祸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个小小的虫咬,怎么差点要了命?让我们走进王辉宇的故事,揭开这场健康危机的真相。

王辉宇,42岁,广州本地人,职业是商务代表,常年全国各地跑业务,机场、酒店、高铁站是他生活的常态。风吹日晒,熬夜应酬,他早已习惯了这种高强度节奏。辉宇身高1.78米,体重80公斤,体型偏壮,平时喜欢打篮球,身体底子不错。唯一的小毛病是偶尔胃酸反流,吃点奥美拉唑就能压下去。他自诩“铁打的汉子”,感冒发烧从不当回事,觉得自己扛一扛就过去了。
辉宇的妻子小雯,38岁,是一名会计师,温柔细腻,家里的大事小情都靠她操持。夫妻俩感情好得让人羡慕,辉宇出差再忙,也会每天给小雯打视频电话报平安。小雯爱做饭,煲汤是她的拿手好戏,每次辉宇回家,总能喝上一碗热腾腾的虫草花鸡汤。两人有个8岁的儿子,活泼可爱,是家里的开心果。生活看似美满,可谁也没料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差点让这个幸福的家天翻地覆。
病魔潜伏:从“感冒”到“上火”的误判故事得从一个月前说起。五月中旬,辉宇刚从外地出差回来,早上起床时觉得浑身酸痛,脑袋昏沉,像被棉花堵住。他摸了摸额头,没发烧,以为自己是累着了。小雯心疼地说:“你这是感冒了吧?我去买点药。”她赶紧下单了布洛芬和抗病毒颗粒,还熬了碗红枣粥给辉宇补气血。辉宇吃了药,睡了一觉,感觉好多了,只是胃口不太好,懒得动。他心想:“没事,休息两天就好了。”

两周后,辉宇又觉得不对劲。眼睛红得像兔子,饭菜摆在面前一点胃口没有,工作时老走神。他嘀咕:“广州这鬼天气,太热了吧,估计是上火。”小雯也觉得有道理,买了菊花茶和胖大海,让他泡水喝。喝了几天凉茶,辉宇的精神头果然好些,眼睛也不那么红了。他松了口气:“看来没啥大事。”忙碌的生活再次接管,他把这些小症状抛诸脑后,继续投入工作。
可病魔早已悄悄埋下伏笔。6月2日,辉宇在家整理文件时,突然头痛欲裂,额头烫得像火烧。他拿出体温计一测,39.3℃,高烧!小雯吓了一跳:“这可不是小感冒,得去医院!”辉宇却摆摆手:“去诊所输个液就行,估计是流感。”他拖着沉重的身体,去了楼下诊所。医生开了头孢和退烧药,输了一晚上液,高烧退了,头痛也轻了。小雯松了口气:“还好,药挺管用。”辉宇笑着说:“剂量大,见效快嘛!”两人满心以为,回家养两天就没事了。
危机爆发:高烧复燃,心脏告急天不遂人愿。第二天早上,辉宇的病情像脱缰的野马,彻底失控。他再次发起了高烧,胸口闷得像被堵住,喘气都费劲,意识迷迷糊糊,额头冷汗直冒。小雯吓得魂飞魄散:“这哪是感冒啊!”她赶紧叫了出租车,把辉宇送到了广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急诊医生迅速给辉宇做了检查。血常规正常,胸部CT显示轻微肺炎,但不足以解释这么严重的症状。医生听诊时发现,辉宇肺部有粗糙的呼吸音,怀疑是肺部淤血。他试着平躺,却立刻喘不上气,只能半坐着才稍稍舒服。主任医师李主任赶到病房,眉头紧锁:“这症状,像急性心力衰竭!”他立刻安排了心电图和生化检查,结果触目惊心:QRS波群增宽,ST段抬高,**甲胎蛋白(AFP)**高达118ng/ml,远超正常值。诊断明确:急性左心衰竭,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
可问题来了:辉宇没有冠心病、高血压,甚至连血脂都正常,到底是什么引发了心衰?医生们一头雾水。小雯急得眼泪直打转,跑到诊室求李主任:“医生,求您救救我老公!”李主任安抚道:“别急,我们一定找出病因。”但辉宇的病情恶化得太快,意识已经模糊,只能先送进手术室抢救。
真相揭晓:裤子下的“致命伤口”手术室里,气氛紧张。助手小张在给辉宇涂碘伏消毒时,无意间瞥到他的阴茎部位有一个奇怪的小伤口,像个火山口,周围有硬结和焦痂。他愣了一下,低声说:“主任,您看这个……”李主任顺着视线看去,脸色大变,倒吸一口凉气:“快!请感染科会诊!”这个不起眼的小伤口,正是恙虫病的标志性病灶——焦痂!

感染科专家赶到后,仔细检查了伤口,结合辉宇的高烧、头痛、肺淤血等症状,确诊为恙虫病引起的立克次体感染,并发心肌炎和急性心衰。原来,辉宇半个月前去郊外谈业务,尿急时在草丛里方便了一下,不小心被恙虫叮咬。恙虫携带的立克次体进入人体后,潜伏了10多天,引发了全身炎症反应,毒素和炎性物质让心脏不堪重负,最终导致心衰。
李主任感慨:“幸亏发现了这个焦痂,不然真查不出病因!”他立刻调整治疗方案,给辉宇用了多西环素抗感染,同时配合强心、利尿、氧疗等抢救措施。两天后,辉宇的高烧退了,胸闷缓解,意识也逐渐清醒。小雯喜极而泣:“太谢谢你们了!”一周后,辉宇转出ICU,虽然还需住院观察,但总算捡回了一条命。
恙虫病,隐形的“心脏杀手”辉宇的经历,听起来像个悬疑故事,但恙虫病在现实中并不罕见。据《中华传染病杂志》统计,我国南方每年6-8月是恙虫病高发期,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尤为常见。恙虫,学名恙螨,是一种微小的寄生虫,喜欢藏在潮湿的草丛、灌木中,叮咬人体时悄无声息,常选择腋窝、腹股沟、会阴等隐蔽部位下口。被咬后,伤口会形成典型的焦痂,伴随高烧、头痛、皮疹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多器官衰竭,包括心肌炎、心衰、脑膜炎等。

为什么恙虫病这么危险?感染科专家张教授解释:“恙虫携带的立克次体是一种细胞内寄生菌,会侵入血管内皮细胞,引发全身炎症风暴。心脏受累时,炎性因子和毒素会增加心脏负荷,导致泵血功能失常。”《柳叶刀》(The Lancet)一项研究指出,恙虫病未及时治疗的患者,10%-20%会并发心肌炎,其中5%可能进展为急性心衰,死亡率高达10%。
更麻烦的是,恙虫病的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感冒、肺炎或上火,像辉宇这样拖到心衰才就医的案例,医生们见得太多。幸亏李主任经验丰富,发现了焦痂这个关键线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如何防?如何治?5个实用建议恙虫病可怕,但并非无解。结合辉宇的教训,我们总结了5个防与治的实用建议,帮你远离这个“隐形杀手”:
野外防护,穿长衣长裤去郊外、草丛、农田时,穿长袖长裤,扎紧袖口裤脚,喷点驱蚊剂,减少皮肤暴露。别在草地上坐卧,更别随便在隐蔽处解手。回家清洁,重点查隐秘部位户外活动后,及时洗澡换衣,重点检查腋窝、腹股沟、会阴等部位,看有没有红斑、焦痂。衣服别晾在草地上,防止恙螨“搭便车”。高烧不退,尽早就医如果出现持续高烧、头痛、乏力,尤其是伴有皮疹或焦痂,别硬扛,赶紧去医院查立克次体抗体。早期用多西环素治疗,效果很好。别乱用药,输液需谨慎辉宇擅自输液退烧,差点掩盖病情。感冒症状超过3天不缓解,或伴随胸闷、气促,千万别自己买药吃,先找医生确诊。关注心脏信号,别忽视胸闷气促恙虫病可能伤心,胸闷、气促、心悸是警报信号。尤其是40岁以上的人,及时做心电图和心脏彩超,防患于未然。背后的科学:为什么恙虫病会“伤心”?你可能好奇,一个小虫子,怎么能让心脏“崩溃”?答案藏在炎症反应里。恙虫叮咬后,立克次体入侵血管内皮细胞,触发免疫系统“过激反应”,释放大量炎性因子(如IL-6、TNF-α)。这些因子会让血管扩张、心肌受损,增加心脏泵血的压力。辉宇的情况更复杂,他的心肌炎让心肌收缩力下降,肺部淤血加重,最终诱发急性心衰。美国心脏协会(AHA)研究显示,严重感染性疾病可使心衰风险提高3-5倍,恙虫病正是其中之一。

另外,南方潮湿的环境为恙螨繁殖提供了温床。广州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每年夏季,恙虫病病例占感染性发热的10%-15%,但因早期误诊,约30%患者会拖到重症才就医。辉宇的幸运,在于那个被发现的焦痂;他的教训,则提醒我们:健康无小事,别让“隐形杀手”钻空子。
你是不是也忽视了“不起眼”的信号?辉宇的故事,像不像我们自己的缩影?感冒发烧,觉得“扛一扛就行”;身体不适,觉得“喝点凉茶就没事”;甚至胸闷气促,也懒得去医院……我们总以为小病小痛不值一提,可有时候,它们正是大病的“前奏”。想想辉宇差点丢了命,再想想家里的父母、爱人,谁不希望他们平平安安?下次身体“闹脾气”,别再拖了,早查早治,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结尾:一个小伤口,差点毁了一个家从高烧三天到命悬一线,辉宇用一个多月的煎熬,换来了宝贵的教训。那个不起眼的焦痂,不仅救了他的命,也提醒了我们:健康面前,没有“差不多”这回事。夏天来了,草丛里的恙虫还在蠢蠢欲动。出门玩耍,记得防护;身体报警,及时就医。愿我们都能像辉宇一样,化险为夷,珍惜每一天的平安喜乐!
参考文献
熊飞东. 院前不明原因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的病因、诱因及救治分析[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5, 17(03): 79-81.
杨静. 急性左心衰的诱因分析及整体护理效果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19, 14(26): 128-129. DOI: 10.14163/j.cnki.11-5547/r.2019.26.072.
王欣. 自我保护,避开加重心衰诱因[J]. 江苏卫生保健, 2021, (06):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