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著名汉学家白乐桑:汉字是中国文化之根

玉书谈国际 2023-04-08 21:53:05

白乐桑

法国著名汉学家

在法国他几乎是汉语的代名词

他从19岁开始学习汉语

至今研究传播汉语已经50多年

他一生痴迷汉字 传播汉语

与中国结下深厚缘分

因为传播汉语的突出贡献,白乐桑荣获了“中国语言文化友谊奖”、“中华优秀图书特殊贡献奖”以及法国学术、教育界的最高荣誉勋章——学术棕榈司令勋章等多项荣誉。

,时长00:34

他的家是小型“汉文化收藏馆”

白乐桑,今年72岁,他在巴黎的家随处可见中国元素。因为长期从事汉学研究和实践,白乐桑的生活方式已经完全被汉化。

白乐桑认为:中国人的思维,中国文化的不少特征是跟汉字有关的,汉字是中国文化之根,而他的一生也因为汉字和中国紧紧相连。

痴迷汉字

法国同学称他为“中国人”

白乐桑同汉字结缘始于大学时代。1969年,19岁的白乐桑在巴黎第八大学学习时,选修了汉语课。

他对汉字充满好奇,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学习汉语,只要一学会几个汉字,就开始去教身边的同学。他喜欢学习汉语在同学间出了名,同学给他起了一个非常形象的绰号,称他为“中国人”。

同学起的绰号给白乐桑带来了学习汉语的自豪感,然而,在大学毕业时,这种自豪感却受到了打击。

1973年5月份,白乐桑即将本科毕业,当时在法国学习中文很难找到工作。白乐桑面临选择,是继续学习中文?还是去就业?就在困惑纠结时,他迎来了一个重要的人生机遇。

留学中国

来中国这天是他的第二个生日

1973年,中国和法国恢复了互派留学生,白乐桑幸运地申请到了中国公派留学,继续学习汉语。

1973年11月19日22点,23岁的白乐桑乘坐航班来到了中国。从飞机落地的那一刻起,白乐桑觉得自己与钟爱的汉语、神秘的中国文化再也分不开了。为了纪念来到中国的这个特殊日子,他在当年留学照片上特意备注着:来到了月球上,并且将这一天当成是自己的第二个生日。

白乐桑先是在北京语言学院学习一年汉语,1974年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继续学习。在中国留学的两年时间里,白乐桑寻找一切机会,到中国社会实践中学好汉语,吃住在农民家里,去工厂车间锻炼,白乐桑接触了解了真实的中国社会文化。

推广汉语

促进了法国的汉语教学

1975年,白乐桑从中国留学回到了法国,在此后的13年间,他一直致力于汉语教学、研究工作。

2006年,白乐桑出任法国教育部第一任汉语总督学。2013年,汉语课堂在法国本土所有学区落地,法国约有700所初高中开设正规汉语课,并把汉语纳入了高考科目。法国成为全世界最早把汉语列入基础教育体系、作为高考科目的国家。

在白乐桑推动下,汉语教学在法国校园不断普及,而他 1989年主编的《汉语语言文字启蒙》教材,也一直是法国最受欢迎的汉语教材。他还研究创立了字本位的教学法,提出以字为单位,来教授外国学生学习汉语。

很多法国学生通过白乐桑的汉语教学,爱上汉语,爱上了中国文化。

汉语学生

曾陪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

白乐桑的汉语教学,影响了很多法国学生。白儒亮是法国著名的漫画家、哲学家,在他15岁上高中时,白乐桑是他的汉语老师。白儒亮这个名字也是老师白乐桑起的。

白乐桑教学汉语时,每年都会组织法国学生团来中国学习,30年前,白儒亮曾经2次跟着他来过中国。来过中国后,白儒亮对中国一直念念不忘。

因为会汉语,了解中国,白儒亮在法国大学里教授中国历史,出版过汉学专著。

2018年1月,法国总统马克龙来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因为会说汉语,了解中国,马克龙邀请白儒亮一起随行访华。

传播汉语

推进中法语言文化教育交流

白乐桑不仅影响了很多法国学生学习汉语,他的汉语教学法也影响着他的中国学生。白乐桑是欧洲第一位汉语教学法博士生导师,曾就任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文系教授,教授中国语言文字教学法。

龚君姬来自中国,是白乐桑的博士生,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毕业,她跟着白乐桑学习汉语教学法。

在白乐桑的指导下,龚君姬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将来她会传承白乐桑的教育教学理念,致力于推进中法在语言文化教育传播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这让白乐桑非常欣慰。

白乐桑还十分注重向法国普通民众传播汉语,2019年中法建交55周年之际,在他推动下,第一届巴黎汉字节成功举行。白乐桑期望汉字节能像法国音乐节一样,成为一个大众节日,让法国普通民众能够了解汉字,享受汉字美感。

在中国留学期间

白乐桑有着怎样难忘的体验?

他如何将汉语引入法国课堂?

他为汉语传播作出了怎样突出的贡献?

敬请收看

《中国缘 | 白乐桑的汉学之路》

4月9日(周日)10:00

央视频全网首播

4月9日(周日)22:00

CCTV-4电视首播

(来源:cctv4)

0 阅读:4

玉书谈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