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见丝路技创辉煌——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展览速写

中国劳动保障报 2024-06-25 23:30:22

沿着丝绸之路,漫溯历史足迹,昔日的繁荣如华光璀璨。而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以技能为媒,再续灿烂新篇。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上,精彩纷呈的展览展品,让参观者如踏上时光隧道,游历人类贯通古今的共建共享文明成果。

在大赛设置的以“丝路·技创未来”为主题的展示交流活动中,占地4566平方米的展示区里,47家参展单位展示着穿越古今丝路技艺长河中的匠人匠心、精品力作,五洲四海多元融合,诠释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带来的壮丽画卷。

01

舌尖上 的“一带一路”

在展厅里,美食成为拉近距离的最好方式。

各具特色的风味美食,蕴藏着丝绸之路的历史风韵。“大美新疆欢迎您”的红字烙在馕上,展现出新疆人民的热情与好客。厨师们利落地翻动手里的食材,一道道制作工序迅速完成。每两分钟就有一锅香脆可口的馕新鲜出炉,将美食的香气传递给每一位参观者。甘肃展区的天水麻辣烫、三泡台等地方特色食品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展台上,以其独特的风味,激发着人们的味蕾。牛肉汤的沸腾,热腾腾的香气激荡开来,展区不一会儿就排起了长队。

走在场馆中,人手一杯的各色饮品,成为了展区内的新时尚。在内蒙古展区,喝到新鲜出锅的奶茶,伴着悠扬的马头琴声,仿佛置身于辽阔的草原之上。在云南展区,品尝古法制作的咖啡,手工挑选、土锅翻炒、石磨研磨、土陶罐烹煮,为参观者们带来了一场味觉与文化的双重盛宴。

“这次展览开阔了我的视野,见到了很多之前没见过的东西,才知道原来各地有这么多好吃的美食。”重庆交通技师学院的学生杨娅介绍。美食作为展会上最受欢迎的展品,长长的队伍展现出参观者强烈的热情。

美食中也有满满的创意,展现出古今不同的风貌。“要不要试一下我们做的河豚?”江苏展厅里,扬中河豚食俗”的代表性传承人孔庆璞将传统的河豚食品进行改进,制作出了河豚春卷、脆炸西施乳、河豚肝刺身等适应现代人口味的美食,吸引了一众食客前来品尝。

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的展馆里,不同语(方)言交织成一曲文化的交响乐,展现着“一带一路”的繁荣与发展。各色美味在打开大家味蕾的同时,也开启了解“一带一路”文化的大门。

02

科技 引领“一带一路”新潮流

“这是我们用CAD制作的文创产品,这里有广州塔、广州猎德大桥等地标。”在广东展厅,CAD技术的运用将工业与艺术完美结合,参观者也能在这里亲手定制属于自己的文创产品。

“一带一路”上的科技力量不容小觑,智能制造、能源科创等现代科技引人驻足,用满满的“科技范儿”展现了“一带一路”上的技术创新与应用。

“这是我们的电弧熔丝增材制造装备,用这个设备可以制作火箭的贮箱。”在首都航天的展位上,增材制造装备正在模拟运行,演示着火箭贮箱的制作过程,工作人员向参观者介绍火箭制作中的科技力量。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运载火箭和导弹武器总装集成企业,以及唯一的火箭氢氧发动机制造企业,首都航天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科技人才合作,为沿线国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与智力支持。其展示的增材技术与装备、焊接技术与装备等,代表了我国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前沿水平。

本次展览吸引了大量来自技工院校的学生组团参观,他们身着校服走在展馆里,近距离体验“一带一路”上的文化底蕴与科学技术。正在首都航天展厅内参观的学生田剑飞说:“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火箭零件,非常精细。让我感受到我们祖国的强大。”

在本次大赛的展会上,参观者得以一窥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深厚底蕴与创新实力。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光电仪器等领域的尖端技术设备,不仅展示了我国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丰硕成果,更是我国科技强国战略的生动实践。

在重庆交通职业学院的展位上,高铁智能控制仿真实训系统被搬到了现场,微缩版的高铁在轨道上运行,模拟实际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该系统由重庆联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该公司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我们轨道交通信号方向的设备会捐赠到泰国的学校,帮助他们开展教学。”

从文化到科技,从古代到现代。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的展厅里,穿行时光隧道,窥见“丝路”的辉煌与传承,展现出本届大赛以技艺切磋交流为连结,汇聚五洲技能人才的美好愿景。

文章作者|张泽文

图片|赵泽众

编辑丨颜珺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