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车展前期,华为坚持“不造车”的立场,发布了HUAWEI ADS 2.0(Advanced Driving System,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以及智能座舱、智能车载光、智能汽车数字平台等一系列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这一系列智能方案的发布,引起了几个合作伙伴的迅速响应。一方面,北汽极狐表示“将从HI模式升级为智选车模式”,但并未收到太多好评。另一方面,长安阿维塔则通过媒体对外宣称,“将成为首批搭载ADS 2.0的品牌”。
然而,最快做出响应的却是AITO问界M5系列智驾版,该车型首次实装了ADS 2.0,发布华为系统后的第二天就完成了上市,并且立即“开卖”。新车售价为:AITO问界M5后驱智驾版售27.98万元、四驱智驾版29.98万元;AITO问界M5纯电后驱智驾版售28.98万元,四驱智驾版30.98万元。余承东高调宣称:AITO问界M5系列智驾版,真正做到看得到、看得懂、开得好,堪比十年“老司机”。
华为发布车用新技术,在汽车行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几个大型合作伙伴的反应代表了什么逻辑呢?谁将从HUAWEI ADS的成长中受益最多?这些问题仍然有待进一步观察。
HUAWEI ADS 2.0,为何让合作伙伴趋之若鹜?
让我们先把目光转向最先激起轰动的 HUAWEI ADS 2.0 智能驾驶系统,为什么会让合作车企如此追逐,纷纷跟进呢?
华为介绍称,HUAWEI ADS 2.0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结合高性能智能驾驶平台和人性化智能驾驶算法,以安全和智能为核心,实现了面向高速、城区、泊车全场景的极致连续体验。同时,它以超大规模云端仿真和数据挖掘训练为基础,数据驱动、快速迭代,日行千万公里,让车辆越开越聪明。
在发布会上,华为余承东明确表示:“HUAWEI ADS 2.0 将在 AITO 问界 M5 系列智驾版上完成首发,后续也将在阿维塔 11、极狐阿尔法S-HI 版上进行搭载和升级,未来还将有更多的车型搭载。” 随着 HUAWEI ADS 落地更多车型,路上行驶的搭载 ADS 系统的车辆将越来越多,行驶里程越来越长,ADS 的学习和积累成果也将变得更加成熟和可靠。最终,这套系统将成为一个比真人更懂驾驶的“老司机”。
在不同品牌和车型间使用相同的系统,关键在于谁能率先实装HUAWEI ADS 2.0,谁能让更多的用户使用搭载该系统的自家车型,谁就能在与华为在智驾领域的合作过程中占据更强的话语权,并持续深化关系和链接。
理解了背后的逻辑,各家合作车企的反应也就说得通了。
从襁褓到高阶智驾,ADS 2.0与车企密不可分
HUAWEI ADS 2.0发布不到一周,但这一系统最终将成为智能驾驶领域的引领者。这个观点不仅是华为坚信的,与华为合作的车企也深信不疑。但是在这个过程中,ADS的成长需要车企提供整车产品作为支撑,车企也需要ADS的智能驾驶体验吸引用户,并通过用户的驾驶数据和反馈来协助ADS持续学习和提升,从而形成正向循环驱动智能驾驶能力的不断成长。
毫无疑问,华为的ADS 2.0和车企们之间是互相依存的关系。谈及互相依存,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华为与车企之间的几种合作模式:供应商模式、HI模式和智选车模式。这三种模式从合作深度到技术融合程度逐渐加深。
据了解,广汽埃安与华为的合作发生了变故,从而降级为供应商模式,而死守HI模式的则只剩下长安阿维塔。与此同时,北汽极狐的合作升级为智选车模式,试图复刻华为与赛力斯在智选车模式上所取得的成功。
虽然模式的差异很难成为短期内的理论依据,但模式在市场上的用户认知和销量差异是显而易见的。毕竟,只有销售良好的车型才会有更多用户使用HUAWEI ADS 2.0,才会逐渐扩大并形成马太效应。
智选车模式的成功,将持续助力ADS成长
赛力斯汽车是最早选择智选车模式的车企之一,他们与华为合作设计并推出了AITO问界系列车型。通过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核心技术、产品和渠道方面进行深入合作,AITO问界系列车型深受市场和用户欢迎。据数据显示,AITO问界系列车型已经售出近10万台,成为“智选车速度”和“赛力斯速度”的代表。在用户量级和市场表现方面,临时变线的北汽极狐和在HI模式下小试牛刀的阿维塔都不是AITO问界的对手。
AITO问界M5智驾版和M5纯电版智驾版是第一批搭载HUAWEI ADS 2.0并有望首先完成交付的车型。由于良好的用户和口碑基础,AITO问界系列智驾版车型将成为HUAWEI ADS 2.0推广和实施的桥头堡,率先扛起助力ADS学习和成长的大旗,并在原有基础上持续收获市场和用户的认可。
HUAWEI ADS 2.0的发布标志着华为与车企合作正式迈入全新的智驾时代。在多个企业、多种模式、多元竞争的背景下,谁将脱颖而出,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