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拉撒是人类的本能,而排尿是最普通不过的事情,人体通过排出的尿液带走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的盐分。
然而有趣的是,在排尿这件事上,男性和女性还有不同,因为有部分男性排尿时尿液会“分叉”。
如果把尿液比作自来水,把人的尿道比作自来水管,流出的自来水(尿液)之所以分叉,可能是管道(尿道)内部的空间发生了变化,把自来水(尿液)“挤”成了好几股。

为什么会产生尿分叉呢?
医学上认为,男性出现尿分叉是由于尿道的前端或者在尿道开口的地方暂时有部分阻塞而引起。而尿道端口阻塞又分为好几种原因。
比如早上起来时,人的尿液已经在膀胱存积了一整夜,此时膀胱的压力非常大。
排尿时冲击力就相对较大,与自来水在水压高时常常水花四溅一个道理,这时尿液可能就不会是一条整齐的细线形状了。
再比如,男性在性生活结束后,如果生殖器充血没有完全褪去,部分精液残留,此时排尿就会尿液分叉。

如果发生泌尿系统疾病时,泌尿器官受到炎症侵袭,组织黏膜分泌物增多,致使尿道内部或端口发生粘连,如果粘连的部分像筛格,从这里流出的尿液自然就成了分叉的形状。
这类导致分叉尿出现的疾病通常有尿道炎、前列腺炎等,尿道有结石或者增生也会导致尿液动力发生改变,从而形成尿分叉。
上述引起尿分叉的因素中,前两种属于生理性的,无需人们担心。但是后一种情况则是病理性的,需要人们引起重视。

尿分叉,如何区分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呢?
一方面,看尿分叉发生的频率
如果尿分叉是偶尔发生的,或者一过性的,基本就是生理因素引发,与疾病无关。
正如上文所述,尿道口由于憋尿和射精后有临时阻塞,导致排出的尿液不再保持一条细线的形状。
如果是生理性的尿分叉,一般连续十次排尿最多可能有一两次分叉的现象;但是如果十次排尿中大多数时候都在分叉甚至几乎每次都分叉,则可能属于病理性尿分叉,需要去医院排除疾病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看排尿的细节
生理性和病理性的尿分叉在人体排尿的过程上有所不同。
如果是尿道暂时性的阻塞,随着排尿时间的持续,尿液分叉的现象会逐渐减轻甚至消失,而且在整个排尿过程中人不会感到不舒服。
但病理性的尿分叉会始终存在,不会受排尿时间和尿量的影响,而且在排尿过程中人会常有尿急、尿痛的症状。

如果出现病理性尿分叉,需要患者尽快到医院找专科医生进行检查,例如尿常规、B超、肛门指诊等。
一旦确诊,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一般治疗方法有尿道扩张、口服药物等。
所以,男性朋友出现尿液分叉并不可怕,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判断出到底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的尿分叉,然后再确定是否需要去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