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下午,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河工坊揭牌仪式在水利水电学院举行。党委书记向家文、校长杨道远为河工坊揭牌,水利水电学院全体教职工共同见证了这一标志性时刻。仪式由水利水电学院院长邹林主持,标志着学院在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水利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

下午14时30分,揭牌仪式启动,镌刻着"河工坊"字样的崭新标识正式亮相。这一极具象征意义的瞬间,不仅展现了学院对实践教学的高度重视,更为新时代水利人才培养注入了强劲动能。作为校内首个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平台,河工坊的建设历时半年,整合了水利水电工程、水利建筑等多个专业的优势资源。

向家文在致辞中指出,河工坊的落成是学院落实国家"技能中国行动"的重要举措。他强调,要以河工坊为载体,构建“岗课赛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真实的工程环境中锤炼本领。水利水电学院作为学校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二级学院,要进一步深化与长江委设计院、三峡集团等大型企业的合作,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
揭牌仪式结束后,水利水电学院师生代表在段凯敏老师的引导下了解了河工坊的功能布局。展区内陈列的水利工程模型、BIM技术实训设备、水质监测仪器等先进装置,生动体现了紧跟行业发展的创新理念。现场演示环节更是高潮迭起:胡煜斌老师演示的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通过超声波探测仪精准定位内部缺陷;胡敏辉老师指导的大坝混凝土仓面验收模拟,还原了真实工程的质量控制流程;符玉红老师操作的土体变水头渗透试验,则将复杂的土力学原理转化为直观的视觉呈现。这些精心设计的实训项目,充分彰显了学院在实践教学领域的硬实力。

河工坊揭牌,标志着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面又取得突破性进展。河工坊总建筑面积达3000平方米,配备虚拟仿真系统、无人机测绘等高端设备,可同时容纳200名学生开展实训。
水利水电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平台已与12家行业领军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计划三年内开发50个典型实训项目,力争成为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高端技能人才孵化基地。随着水利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缺口日益凸显。学院此举精准对接产业需求,通过建设综合性实训平台破解人才培养难题,为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提供了范本。(通讯员:付志伟、路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