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桥受命去接张澜,临行前,毛主席:千万不能把珍贵文物碰坏了

兴衰五千年 2023-11-27 14:34:56

前言

1949年3月,毛主席率领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北平,被安排到香山的双清别墅里居住。这一时期,毛主席经常会见一些民主人士,和他们共商建国大计。

6月的一天,在见到李银桥的时候,毛主席要他去接张澜。临行前,毛主席特意交代千万不要把车开快,别把珍贵文物碰坏了。听了毛主席的话,李银桥心想,张澜老先生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好东西也多,难道说他有什么宝贝,要一起带过来吗……

张澜:我这次来前差点去了黄泉

据说,当时之所以将毛主席和党中央的驻地选在香山,是因为这里满足了三个条件。

这三个条件是:“第一,这里比较安全。虽然北平当时已经解放,但在城内还有反动分子和潜伏的特务,而香山位置较偏僻,树木繁茂,有利于防空和警卫。

第二,有利于“过渡”。因为我们党长期的工作重心在农村,对城市生活和管理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香山环境比较理想。

第三,有足够的办公空间。原北洋政府总理熊希龄在1920年创办香山慈幼院时,留下了3000多间房子,满足了中共中央办公及居住的需求。”

在进驻香山别墅后,毛主席特意接见了第四野战军师以上干部,要求他们:“下江南去!我们一定要赢得全国的胜利!”

在全国的解放战争节节胜利时,毛主席也在香山忙碌着建国大计,不断地会见民主人士,征求他们的宝贵意见。

据不完全统计,在香山的181天里,毛主席会见了陈嘉庚、李济深和张澜等各界人士48次。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不久后,毛主席便收到了张澜发来的贺电。6月1日,毛主席复电张澜,在向他表示感谢的同时,邀请他到北平来,共商建国大计。

接到毛主席的电报后,张澜非常激动,不顾年事已大,很快便从上海出发。来到北京后,张澜下榻在北京饭店。

得知张澜到达北平时,毛主席表示次日就到北京饭店拜访。对此,张澜坚持不让,说要亲自来香山和毛主席见面。

那天,毛主席早早地起了床,对李银桥说:“张澜先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了不少贡献,在民主人士当中享有很高威望,我们要尊重老先生,你帮我找件好些的衣服换换。”

听了毛主席的话,李银桥立即将毛主席的所有衣服都找出来,一件一件地挑选。然而,每一件衣服,李银桥都不满意,因为这些衣服没有一件是不打补丁的。

看着毛主席衣服上的各样补丁,有蓝布头、黄布头、灰布头,还有医药纱布,李银桥心里非常难过,实在是挑不出来。

随后,李银桥来到毛主席的面前,说:“主席,一件好衣服都没有。”

然而,毛主席却没有在意,说:“穿在里边别人看不见,我不嫌就行。我的标准,不露肉、不透风就行。张老先生是贤达之士,不会怪罪我们的。”

虽然,毛主席衣服上的补丁五花八门,千姿百态,但那些补丁大部分不是外衣。对于外衣上的补丁,毛主席还是比较在意的。他还专门对给衣服打补丁的韩桂馨说过:“找块好布,帮我配合适了。外衣要给外人看,太刺眼了对人不礼貌。”

想到自己的外衣补丁还是可以使用的,毛主席吸了一口烟,说:“我节约一件衣服,前方战士就能多一发子弹。现在国家还穷,不能开浪费的头。没条件讲究的时候不讲究,这一条好做到。经济发展了,有条件讲究仍然约束自己不讲究,这一条难做到。共产党人就是要做难做到的事。”

这时,李银桥想到毛主席在离开西柏坡时说过的“进京赶考”,便说:“主席,咱们真是穷秀才进京赶考了,连一件好衣服都没有。”

听了李银桥的话,毛主席说:“历来纨绔子弟考不出好成绩。安贫者能成事,嚼得菜根百事可做。我们会考出好成绩的。”

想到张澜先生马上就要来了,李银桥对毛主席说现做一件已经来不及了,便建议毛主席借一件衣服穿。然而,毛主席却交代不要借,找一件干净整洁的穿上就行。

毛主席说完后,李银桥难过地说:“我们共产党打下了天下,可是,共产党的主席,竟然连一件没有补丁的衣服都没有。”

对此,毛主席没有搭茬,而是交代李银桥说:“张澜先生要来见我,你派人下山接,一定把车开慢一点,稳一点,那是一件国宝,千万不能把珍贵文物碰坏了。”

对于毛主席的话,李银桥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便抬起手,挠了挠头,心想张澜可能是要带什么宝贝给毛主席。

看着李银桥疑惑的样子,毛主席笑了起来。这时,李银桥才意识到,毛主席口中的“国宝”“文物”,指的就是张澜老先生本人,当即会意地笑了起来。

很快,李银桥和司机开车下山,到北京饭店将张澜老先生接上。在到达香山脚下的时候,按照毛主席的嘱咐,李银桥特意告诉司机将车开慢些。

感受到司机开车很稳,张澜立即意识到这一定是毛主席的嘱咐,心里非常感动。

在张澜到达双清别墅的时候,毛主席早已在那里等候了。张澜下车后,毛主席亲自扶着张澜的胳膊,边走边说:“表老啊,我说不让您上山,有事我可进城。您老应多保重身体,我们还要共同建设新中国。”

果然,就像毛主席说过的那样,看着毛主席穿着带补丁的衣服,张澜并没有任何怪罪,只是在心里默默地感到难受,但他坚信,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中国会变得越来越好!

想到这里,张澜说:“这是我几十年的愿望。虽然我年龄大了,但很高兴能看到这样伟大的胜利,我还要再活十年,为建设新中国尽力!”

说着,大家已经来到客厅里。毛主席将张澜扶坐到椅子上,说:“表老是我们国家的活字典,你来看我,我非常高兴。”

见毛主席说他是活字典,张澜说:“毛先生不要客气,我非常佩服您。我是清末过来的人,这次来前差点去了黄泉。”

毛主席第一见到张澜,是在1945年重庆谈判的时候。那天,在毛主席到达重庆机场时,国民党的迎接十分冷淡。

然而,张澜却不顾高龄和国民党的警告,与沈钧儒、黄炎培、郭沫若、陈铭枢、章伯钧、邵力子和梁漱溟等人一起来到机场,迎接毛主席。对此,毛主席非常感激。

对于张澜,毛主席也是知道的。他曾听人说过:“得四川,必先得张澜。”现在,张澜又是民盟的领袖,其影响力是十分巨大的。

早些年,蒋介石进入四川,陈立夫就到张澜家里相请,希望张澜去迎接蒋介石,但张澜却执意不肯。因此,蒋介石对张澜是又恨,又无奈。最后,只能下令解散民盟。

在上海解放前夕,蒋介石曾下令处理一批不愿意跟他到台湾去的社会贤达,其中就包含张澜。然而,考虑到张澜的影响,毛人凤最终没有下手。这便是张澜所说的“差点去了黄泉”之事。

听了张澜的话,毛主席说:“近年,表老为民主奔波,被国民党特务打坏头部,国人对国民党无不斥责,对表老无不佩服。表老到北平蒋介石岂能容您,令特务进行暗害。倒是毛人凤有点远见,怕杀害表老这样的名人影响太大,才暂时未在您身上动手。看来,您到北平还得感谢毛人风先生啊!”

对于毛主席说的蒋介石不能容忍他的事情,张澜是认可的,说:“我这个人一生好闹事。在北京考了秀才,要到日本留学,正好赶上慈禧过生日做寿,我反对,惹了麻烦。驻日使馆把我赶回国。以后我赞成社会主义,蒋介石说我与共产党有联系,把我视为眼中钉。”

在后来的谈话中,张澜对毛主席说:“民盟被迫解散,合法在野党的幻想破灭,使我们明白,第三条路线在中国行不通。民盟一部分中委在香港召开一届三中全会,公开提出反蒋反美政策,我们留在上海的中委内心是赞同的。这在民盟历史上是一次根本性的转变,由一个走第三条路线的中间派,转变为中共领导下的民主党派。我们现在就是以这种地位参加新政协的。”

在讲述了民盟的地位变化后,张澜想起毛主席说过的“一边倒”,又说:“从今日的国际关系看,美国不可能放弃支持国民党政权的政策。这样,我们同美国的关系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善。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如主席所说,一边倒。我理解,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张澜说完后,毛主席说:“张表老的意见很对,我们现在可以明确一点,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而是在朝党,我们早就设想,未来的新政府将是联合政府,民主党派将在这个政府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我们要联合执政,因为我们大家都是一道斗争过来的,民主党派也有功劳的。”

听了毛主席的话,张澜的心里非常感动,决心在往后的日子里,为新中国的建设,扮演主人翁的角色。

这次谈话,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在离开的时候,毛主席又将张澜送出了门外,再次交代一定要把张表老安全送回北京饭店。

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

在这次会议上,张澜以中国民主同盟主席身份出席,宣示了民盟依然存在。此外,张澜还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10月1日,在毛主席的邀请下,张澜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

在看到张澜身穿一件褪了色的土布长衫,头戴瓜皮帽时,毛主席笑着说:“表老啊,你很好,你的德很好,你是与日俱进的。”

听了毛主席的话,在场的人都爽朗地笑了起来……

6 阅读: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