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爸妈指南(文章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家里人多会对教育有正向影响?
“人多力量大”这句话在教育上并不一定成立。
有这么一个9口人的家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小朋友,另外还有二叔,三叔,三叔的老婆和小叔。
人虽然很多,但是小朋友却没有被教育的很乖巧,而是一个大脾气的小霸王。
陌生人进到这个家的第一感觉就是好混乱,分不清楚谁是谁,要认清家里的人都有点困难。
对于小朋友来说,已经习惯了,但是这种混乱体现在了对他的教育上。
小朋友玩玩具,小叔逗他,他就跟小叔急,然后就开始打小叔。
小叔“大人不计小人过”,笑一笑,不跟小孩计较。那家里的其他人,有的只是笑一笑,有的无奈的摇摇头离开了,小朋友的妈妈,也并没有说什么。
但是她的妈妈对小朋友的脾气大,打人慢慢的越来越接受不了。
事情就是这样,往往在事情发生的初期,没有遏制住它的苗头,后边再想要去纠正是很困难的。孩子在一开始出现打人的这种现象的时候,家里没有人去,告诉他这是不对的。
其他人也许出于客气,出于为了家关系的和谐,便会对孩子的教育放手,认为自己不应该参与到教育这个孩子中。
孩子的妈妈本身自己有没有这方面的意识,也缺乏相应的科学手段,对孩子溺爱,就造成了孩子越发脾气越爱发脾气,越控制不住脾气。
所以说家庭成员多,并不见得能给孩子带来更好的教育。
要想避免孩子变成教育“公地”,不论家庭成员的多少,一定要,注意以下三点。1.有教育的主要责任人。
家庭成员多,大家就会产生混乱,认为其他个人都会去管一管孩子,所以就会把孩子当“公地”的现象,最后没有人去管孩子。
一般一个家庭的主要教育责任人,是孩子的妈妈。
孩子的妈妈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比较长,亲子关系会更融洽一些,在跟孩子教育的时候,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而且作为孩子的直接监护人,妈妈是有义务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好的。
2.统一家庭教育理念
孩子的教育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不光是只把孩子培养好,还需要给孩子营造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
而家庭成员如果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理念不一致,就会有互相之间的矛盾和误会。
时间短,矛盾会浅,而时间越长,矛盾积累会越深。有一天爆发出来,家庭就会很危险。
而且孩子的心是很敏感的,很容易看的出来,家庭成员之间是否亲密,是否有矛盾,这会造成孩子心里的压力,有可能会培养出来一个“两面派”的孩子。
3.家庭成员要形成教育合力
其实教育孩子,家庭成员多的时候,大家统一了思想,就可以共同来教育孩子,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因为孩子和每一个家庭成员都会有相处,大家在相处的时候,如果对于孩子的一些问题处理不统一,那孩子就会“趋利避害”,找那一个让他舒适的家庭成员。
这样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就得不到纠正。
而且我们说了,妈妈是第一责任人,其他人可以给妈妈打辅助,毕竟有一些问题是妈妈自己一个人解决不了的,需要家庭成员参与进来,形成合力才可以。
家庭成员多,孩子一定是一个活泼的,思想很灵活的孩子。
对于这样的孩子,一定要大家一起来培养孩子,才能让孩子茁壮成长。
更多育儿知识,关注爸妈指南,成为更好的父母,陪孩子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