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当机器人数量超过人类,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

打开科技任意门 2025-03-29 03:24:16

最近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人工智能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亚勤就说,AI已经开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大门了!想象一下,10年后机器人的大脑将变得超级聪明,四肢也会用上更先进的材料,到时候它们的价格就跟手机一样亲民。到那时,每个人都能买得起好几个机器人,不管是用来聊天、工作还是开车,这些智能伙伴将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说到这儿,有人可能会问:“这么多机器人,难道不会抢我们的饭碗吗?”其实不然,张亚勤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大幅提升,人们将有更多选择自由,比如每周只工作两三天。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学会如何与这些数字生命共处,因为未来的智商不再是简单的120,而是有望达到惊人的1200!这是硅基生命与碳基生命的完美融合啊。

那么,通往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道路有多远呢?根据张亚勤的说法,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分三步走:首先是信息智能,让机器人能在对话、生产图片等方面达到人类水平;接着是物理智能,通过人形机器人等实现;最后一步是生物智能,也就是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整个过程预计耗时15至20年。不过也有专家觉得,要真正实现AGI,恐怕得花上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时间。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嘛!

有趣的是,关于AI是否能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张亚勤在他的新书《智能涌现——AI时代的思考与探索》中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他认为,AI不仅能够提升各行各业的效率,还能解决像自动驾驶这样的难题。回想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从模仿者变成了创新者,在规模、用户体验等方面都超过了美国。如今在AI领域,中国同样有机会成为领军者。

然而,AI发展也伴随着不小的风险。“AI隔离”就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如果各国各自为政,形成不同的AI体系,那无疑会对全球科技发展造成阻碍。正如张亚勤所说,“我们应该像对待核武器那样重视AI风险”。但好消息是,随着技术进步,成本降低,即使是在人工智能不发达的国家,也能享受到这项技术带来的福利。就像MIT媒体实验室联合创始人尼葛洛庞帝当年推动人人都用得起笔记本电脑那样,AI终将走向平民化。

此外,亚洲的人工智能发展与中国密不可分。作为AI领域的“带头大哥”,中国正携手亚洲其他国家共同推进这一进程。韩国在高带宽存储技术上的领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以,亚洲各国若能团结起来,共同发展AI,前景将是无比光明的。

总之,AI带来的变革既充满机遇也伴随着挑战。它不仅有可能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还可能重塑全球经济格局。对于这样一个正在发生的未来,你怎么看?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见解和想法!

0 阅读:0

打开科技任意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