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们都明白光刻机的重要性,美国为了遏制中国芯片的发展,联合其盟友正不断升级“围堵”策略。
然而,在这场围堵之中,光刻胶同样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其甚至被誉为半导体产业的“血液”。
可令人担忧的是,日本企业却占据了全球光刻胶市场90%,尤其是在高端的ArF和EUV光刻胶领域,日本更是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
那么,一旦日本断供光刻胶,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会崩溃吗?而如此重要的东西,别的国家又为何无法生成?
什么是光刻胶
光刻胶是芯片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听着像是胶水一样,然而它并非普通的黏合剂,而是一种特殊的光敏材料。
而光刻胶在光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是在晶圆上形成一个临时的“掩膜”,为后续的刻蚀和离子注入等工序提供方向和保护。
这种“临时掩膜”的质量和精度直接影响到芯片最终的成品率和性能,所以对于光刻胶的要求极为苛刻。
光刻胶的生产环境也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因为在芯片制造中,一粒灰尘足以破坏纳米级别的精密结构。
如果说医院手术室已经是极其严格的无尘空间,那么光刻胶生产所需的环境则加要更苛刻。
此外,光刻胶的配方也是一门高难度的科学,背后需要大量的数据积累和经验支持,任何微小的配方改动,都需要经过无数次试验和验证。
这种高度复杂的配方导致光刻胶的保存周期也极其有限,一般来说,光刻胶的保存期限仅有半年左右,一旦超过这个时间,它的性能就会发生明显的衰减,无法再满足芯片制造的要求。
根据光刻工艺的不同需求,光刻胶的分类也非常多样,最早的G线光刻胶对应的是波长为436纳米的紫外光,后来随着技术的升级,I线光刻胶(365纳米)逐渐成为主流。
而随着半导体工艺不断向着更高精度发展,KrF光刻胶和ArF光刻胶相继诞生,分别对应248纳米和193纳米的波长。
这些光刻胶使芯片的线宽不断缩小,从微米级进入了纳米级时代,尤其是193纳米的ArF光刻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承担着高端芯片制造的重任。
直到EUV光刻技术的出现,光刻胶的精度达到了一个新的极限。
EUV光刻胶所用的光波长仅为13.5纳米,这意味着它能实现极其微小的图案转移,为芯片工艺迈入2纳米、甚至1纳米级别提供了可能。
而如今最大的光刻胶市场便是日本。
日本在光刻胶市场的地位
上世纪50年代起,当时的日本正处于战后重建时期,借助美国"扶日抗苏"的政策东风,日本获得了引进美国高新技术以此来进行光刻胶的研究。
到了70年代到90年代,日本在光刻胶领域成功实现了高纯度硅材料的制备,这是光刻胶生产的重要一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日本在全球光刻胶市场上逐步确立了主导地位,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辉煌时期。
如今,日本在光刻胶领域的地位可谓是独占鳌头,全球90%的光刻胶都出自日本之手,其中,东京应化工业一家就占据了22.8%的市场份额,而日本企业的总份额更是高达75.9%。
这种近乎垄断的市场占有率,让日本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拥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然,日本的技术优势也是有目共睹的,在全球光刻胶相关的专利申请中,日本占据了46%的份额。
在全球前五大光刻胶企业中,日本企业就占据了四个席位,为了保持这种优势,日本企业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持续推动技术创新。
如今光刻胶单个产品的价格从几万到二十万美元不等,整个市场规模已经接近30亿美元,专家预测,到2030年,这个数字可能会翻倍,超过60亿美元。
然而,日本的这种优势地位也带来了一些争议。
2019年,日本对韩国实施了光刻胶的供应限制,这导致韩国芯片的良率下降,研发进度受阻,生产成本上升。
面对这种困境,韩国政府和企业也没有坐以待毙,他们投入了6万亿韩元用于研发,三星等企业也取得了一些技术突破,最终实现了部分技术的自主可控。
2021年,日本又停止了对中国大陆的光刻胶供应,光刻胶供应的限制造成了生产瓶颈,影响了芯片制造工艺的升级,中国企业不得不高价进口其他替代品。
对于这种事情的发生,我国对于光刻胶的研究也是势不容缓。
我国对光刻胶的研究
2024年5月,国内一家名为太紫薇的公司成功研发出了配方完全自主的T150A光刻胶,分辨率达到了120nm。
太紫薇公司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实现了全方位自主设计,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产品已经通过了量产验证,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
这意味着中国终于有了能够实际应用于芯片生产的国产光刻胶。
然而,光刻胶的研发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从技术层面来看,一种高质量的光刻胶往往包含数十种化学成分,每种成分的配比都需要精确控制。
从产业层面来看,一种新型光刻胶从开始研发到最终投入使用,通常需要5到10年的时间。
这期间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且面临着巨大的失败风险,同时,中国的半导体产业链还不够完善,这也给光刻胶的研发和应用带来了额外的挑战。
面对这些困难,政府和企业加大了研发投入,大力支持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
同时,中国也在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希望通过技术交流加速自身发展,从长远来看,中国正在努力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培养专业人才,全面提升技术水平。
光刻胶行业的发展前景既充满机遇,也面临挑战,这个行业的利润率相对较低,研发风险大,市场空间也受到一定限制。
但对中国来说,发展光刻胶产业有着特殊的优势和意义,中国拥有庞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已经建立了相当规模的半导体产业基础,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有巨大的出口潜力。
从战略角度来看,它不仅可以避免在关键技术上受制于人,保障供应链安全,还能为整个芯片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中国的目标是通过持续的技术突破,建立起自主的产业体系,最终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
虽然道路艰辛,但中国在光刻胶领域的进步正在加速。
参考文献
中国电子报——2024-05-16《日本光刻胶市场地位:是否真的坚不可摧?》
湖北日报——2024-10-16《光谷攻克芯片光刻胶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