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已过,没等到中国妥协,特朗普口风变了,声称美方正在等待中国主动打电话。面对特朗普的威胁,中方给出了怎样的回应?特朗普为什么认为中方会主动给美国打电话?
在昨天的节目中我们聊到,特朗普公开要求中国取消对美国的关税反制,并且只给了24小时的期限,声称如果中国不撤回加征的34%关税,美国将从4月9日起对中国商品额外加征50%的关税。

然而24小时很快过去,特朗普显然并没有等来中国的妥协,相反,中方用更加强硬的态度,回应了特朗普的威胁。
在特朗普发表上述言论后,中国外交部迅速表态,中国人不惹事,也不怕事,施压、威胁和讹诈,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中方必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自身正当合法权益。
随后中国商务部也发布声明,批评美方威胁升级对华关税,是“错上加错”,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中国外交部和商务部的回应,都表达了一致的态度,那就是面对这种威胁和施压,中国必然会奉陪到底。

而在中国展现出进一步反制的决心后,特朗普的口风又开始发生变化。
在美国当地时间4月8日,特朗普在与韩国代总统韩德洙通话后,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再次谈到中国,他声称:“中国想与美国达成协议,但不知如何开始,美方正等待中方来电,这通电话将会发生。”
特朗普为什么要在与韩方通话后,谈到中国的话题呢?
因为在这通电话中,韩国的态度可以说是相当“卑微”,面对特朗普对韩国征收的25%的关税,韩国不仅承诺不会跟中日联手反制美国,还表示希望进一步与美国扩大和深化经济合作,其中就包括在造船业、液化天然气、贸易平衡三大领域与美国达成协议。

用更加直白的话来说,韩国未来将会投资美国本土,帮助美国重振造船业;同时,韩国还将扩大进口美国的液化天然气;此外,韩国还会在关税问题上对美国继续作出让步,扭转美韩之间的贸易差。
因此特朗普在这个时候提到中国会给美国打电话,显然也是在暗示中国将会像韩国一样,向美国妥协。在这样的语境下,甚至未来中美真的出现了正常通话,也会被特朗普方解读为,是中国在妥协。
不过中方在回应中也将我们的立场以及中美对话的条件说得很清楚,施压、威胁和讹诈,绝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美方如果真的想谈,就应该拿出平等、尊重、互惠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