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河北一小伙给日军搓澡,乡亲骂他汉奸,其实真实身份是英雄

小宠宠 2022-12-02 03:05:50

1939年6月,在河北省涞源县的日军基地,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一脸谄媚的敲响大门:“长官,小的来给太君烧水了。”

虽然里面没有任何回应,但他依旧卑躬屈膝地站在门口等待。这一幕被路人看到,都恨其不争的咬紧牙关,心里暗骂一声“汉奸”。

在涞源县所有人眼中,翼诚都是本本分分的老实人。但不过几个月的时间,他就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对日军百般讨好,令众人不齿。

但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翼诚成为“汉奸”另有隐情,档案解密后才得知他是英雄。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翼诚又做出过怎样的贡献呢?

人人喊打的“老鼠”

上世纪30年代,是个动荡不安的时期。面对日军的侵略,一部分人逆来顺受,一部分人奋起抵抗,还有一部分人选择为虎作伥,而翼诚在所有人眼中就是后者。

原本翼诚只是个走街串巷的小贩,四处卖些花生瓜子为生。做生意从不缺斤少两,因此也有些稳定的客源。可是在他被日军抓走审问后,就判若两人。

曾经笑起来有些腼腆的少年,现在眼神中充满算计。对“老客”们不屑一顾,反而对日军大献殷勤。见到他们点头哈腰,摊子上的所有东西都恨不得双手奉上。

这幅卑微的模样极大的取悦了日军,于是他们没事就来“照顾”翼诚的生意。小县城里流言四起,传出翼诚当了“汉奸”的消息。

不过一夜之间,翼诚就臭名昭彰。因为畏惧日军的手段,很少有人敢在明面上给他脸色。但是转过身去,所有人都对他唾弃不已。

面对其他人态度的转变,翼诚不以为然。在他心中讨好日军才是最重要的,这引起了一位叫堂前芳夫的特务的怀疑。

一个老实本分的人,在短时间内变得溜奸耍滑讨好日军,很难不被怀疑有其他目的。

于是堂前芳夫暗地里打听翼诚,知道他是本地人后也没有打消疑心。三番五次地关顾他的小摊,想要抓到他的马脚。

日子一长二人也成了熟人,表面上称兄道弟,背地里各打各的主意。一次趁着没有其他人的时候,堂前芳夫仿佛不经意的询问道:“现在城里都传你是汉奸,你不介意?”

翼诚先是一愣,随后挂上讨好的笑容:“什么汉奸不汉奸的,他们那是嫉妒我。现在这年头,有钱就是大爷,他们巴不得为皇军们服务呢。”

这番话说的堂前芳夫舒服极了,觉得翼诚就是单纯的识趣,彻底放下心中的疑虑。

相处时间长了后,堂前芳夫也对翼诚生出了几分真感情。当知道太君澡堂缺个烧水的时候,马上就想到了他。

堂前芳夫来到小摊前,用一副施舍的语气说:“我手上有个好活,你要不要?”翼诚大喜过望,连忙点头。随后意识到这举动显得过于急迫,就又询问:“皇军,一个月能有多少大洋?”

堂前芳夫眼中闪过一丝嫌弃,不紧不慢的说:“瞧你那样,一个月9块大洋,去给太君烧洗澡水。”

翼诚笑的嘴角都要咧到耳朵根,一边跟堂前芳夫道谢,一边更加夸张的奉承他。堂前芳夫被夸的洋洋得意,并没有注意到翼诚眼底闪过一丝暗喜。

表面下的真实身份

1931年,是我国历史上波涛汹涌的一年,是被所有国人铭记的一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战争的号角已经吹响。

年仅21岁的翼诚,怀揣满腔热枕投入到革命中,毅然决然的加入了中共组织。因为他表现出色,所以没多久上级就派给他了个艰巨的任务:打入敌人内部刺探情报。

翼诚所在的涞源县位于河北和山西的交界地带,日军将这里作为山西省、察哈尔省和河北省的补给站。在这里安插人手属于重中之重,身为本地人的他是最好的人选。

翼诚的讨好放松了日军的警惕,在堂前芳夫的安排下进入到日军情报部澡堂烧水。知道情报部长官山本有洁癖后,他将这份工作做到极致。即使山本半夜过去,也会有恰到好处的水温。

时间一长,日军都习惯了翼诚的存在。生性多疑的山本,也在他的“糖衣炮弹”下放松警惕。但他始终没有忘记,来到这里的最终任务。

1939年10月的一个上午,翼诚如同往常一样在烧锅炉。但他敏锐的察觉到,今天跟以往有些不同。

街上的士兵数量大大增加,巡逻的次数也比之前多。每个人都神色紧张,虎视眈眈地盯着每个路人。或许是男人的第六感,翼诚意识到近期会有大事发生。

翼诚暗地里买了些好酒好菜,带给关系不错的士兵。仿佛无意间的谈起:“最近怎么那么严,弄得我都心慌了。”

士兵看到翼诚手上拿的东西就两眼放光,毫不在意地回答:“最近好像要来个大人,上级下令要清除可疑人物,过两天就好了。你这两天别出门就行,没你什么事。”

翼诚听完这番话心里一惊,但他面上不动声色。照常跟士兵寒暄两句后,就回到了烧水的锅炉房。

经过翼诚的推测,即将到来的“大人”,应该是被誉为“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那么当前最要紧的事,就是取得更多的情报。

经过反复的修改,翼诚定下了严密的计划。他掏出全部积蓄买了几瓶上好的白酒,在深夜来到岗哨慰问。

一开始日军们还纷纷推辞,但是在翼诚的劝说下很快就按捺不住,拿起酒杯三两口就喝的伶仃大醉。

翼诚趁机套话,得到了日军计划兵分两路攻打八路军根据地的消息,还看到了标注进攻方向的战略地图。

眼看情势紧急,必须尽快将这些消息传给组织。翼诚在第二天就联系到了中共接头人杨老万。二人商量后,决定假装运送粮食将情报送出去。

因为翼诚“汉奸”的身份,城门口审讯的士兵并没有进行搜查。简单地询问几句,就将他们放出城了。二人纷纷松了一口气,眼前的难关可算过去,但是后面还有更麻烦的等着他们。

东风事发

组织接收到翼诚的情报后,知道了日军的动向,决定在阿部规秀的必经之路黄土岭一代设下埋伏。

这次计划格外顺利,拿下了阿部规秀的人头。这一消息传出后,在我国引起轩然大波。经过报道后,鼓舞了无数爱国青年坚决与日军作斗争的决心。

不过日军恰恰相反,他们勃然大怒,势必要抓住泄露情报的内鬼。经过再三排查后,将目标锁定在翼诚身上。

即使没有证据,但日军依然将翼诚抓进了大牢,曾经好兄弟的假面被彻底撕开。但他的表现,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翼诚被抓进去后就表现的诚惶诚恐,刚用上刑就大呼小叫。嘴里口口声声喊着:“皇军!我是无辜的啊!皇军!我一心向着你们啊!”

在整整18天内,翼诚除了不停的喊冤,就是一个劲的求饶。看着他哭得涕泗横流的模样,谁都不能把他和英勇无畏的八路军联系到一起。

恰好日军又抓到了另一位地下党,“内鬼”之谜被破解,就将翼诚放了出去。或许因为没有证据就让他遭受了牢狱之灾的原因,日军觉得对他有所亏欠,特例允许他加入宪兵队。

其实这个时候翼诚有机会离开的,但他选择继续执行任务。在宪兵队的期间,他为八路军提供了数不胜数的情报,立下汗马功劳。

直到1944年,翼诚因为身份暴露离开日军情报处。回到组织后,他才洗刷了“汉奸”之名。

结语:

翼诚的经历十分具有传奇色彩,从一个人人喊打的“大汉奸”到为国为民的英雄,期间他承受的压力是我们想象不到的。

而这只是奋斗的先驱们的冰山一角,被打上“汉奸”之名,到死也没有洗刷冤屈的也大有人在。过去已成过去,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