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颜无耻!肯尼亚撕毁中国订单,拒赔10亿违约金,如今又上门求助

李宗渊说 2024-12-06 09:20:06

2016年,全球一片哗然。当时,肯尼亚政府突然宣布单方面终止与中国的合作,搁置了原本已经接近完工的内罗毕机场扩建项目。

西方媒体纷纷指责肯尼亚政府“不守信用”,将其称为“过河拆桥”,这也成为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面临的一个重大考验。尤其是在肯尼亚政府未支付违约金的情况下,更是给中肯关系带来了不小的阴影。

01

从独立到困境:肯尼亚的艰难起步

1963年,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的肯尼亚,迎来了独立的曙光。经济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落后,尽管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肯尼亚的贫困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尤其是在交通和基础设施方面,内罗毕的乔莫·肯雅塔国际机场早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航空需求,成为制约肯尼亚旅游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02

迫切需要援助:中国伸出援手

为了破解经济困境,肯尼亚政府决定着手扩建内罗毕机场,但问题来了,建设所需的资金高昂,国家财政捉襟见肘。

西方国家对于肯尼亚经济基础薄弱的现实感到担忧,纷纷选择远离这个风险极高的项目。正当肯尼亚在资金短缺中苦苦挣扎时,中国选择了伸出援手。

2013年,中肯两国签署了机场扩建协议,中国将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肯尼亚完成现代化改造。但当时,许多人对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充满疑虑,尤其是西方媒体将其指责为“掠夺资源”的行为,开始恶意抹黑中国的援助。

但中国企业的表现让质疑声不攻自破。项目施工过程中,中国工程师与肯尼亚工人并肩作战,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似乎一切都在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03

撕毁合同:突如其来的背叛

就在机场扩建项目接近尾声时,2016年,肯尼亚政府却出人意料地宣布单方面终止与中国的合作,理由是一些政治压力和外部干预。消息一出,国际社会哗然,尤其是在中国企业付出了大量心血的情况下,肯尼亚的这一决定无疑是“过河拆桥”。

此举不仅给中肯两国关系带来了巨大裂痕,更为肯尼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西方媒体随即炒作,认为这是中国“一带一路”计划遭遇挫折的标志,甚至试图以此破坏中非之间的合作。

更令中国企业感到不解的是,肯尼亚在撕毁合同后,拒绝支付10亿违约金,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让外界更加对其失望。

04

高估了西方承诺:无偿援助,换来的却是空头支票

然而,肯尼亚政府的决定并非出于本意。事实上,背后有着复杂的国内外因素。一方面,西方国家在经济上并未给予肯尼亚实质性的帮助,反而通过各种方式施压,要求肯尼亚放弃与中国的合作,并选择西方企业。另一方面,国内反对派势力为了谋取政治利益,也借机煽动“中国威胁论”,加剧了国家内部的分裂。

肯尼亚政府在做出这一决定时,也许曾认为,选择与西方合作能够得到更多的经济支持和政治保护。然而,事与愿违,西方国家并未兑现承诺,援助依旧未能到位。

05

重新回头:求助中国

随着时间推移,肯尼亚逐渐意识到,西方的承诺只是空洞的口号,实际的帮助微乎其微。更重要的是,疫情过后,全球经济受到了重创,肯尼亚的经济情况愈发严峻。尤其是内罗毕机场的扩建问题,成了亟待解决的瓶颈。

经过深刻反思,肯尼亚政府认识到,曾经的背信弃义不仅伤害了与中国的合作关系,也极大地影响了肯尼亚自身的发展。面对眼前的困境,肯尼亚终于放下了过去的芥蒂,主动向中国伸出了橄榄枝。

2021年,肯尼亚政府正式向中国提出了重启内罗毕机场扩建项目的请求。中国方面积极响应,并在友好协商后达成了共识。最终,2022年,内罗毕机场扩建项目重新复工,承接这一项目的依旧是中国企业。

06

教训与启示

2023年,内罗毕机场扩建项目顺利竣工,成了中肯合作的又一成功范例。而对于肯尼亚而言,这一项目的完成,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求,更是国家信誉的重建。

肯尼亚的决策失误,不仅让其错失了西方的援助,也让中国的努力付诸东流。如今,肯尼亚通过重启与中国的合作,开始步入新的发展轨道。对于肯尼亚而言,最重要的教训或许就是:诚信,才是最值得珍惜的财富。

0 阅读: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