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奶凶”的小瓦猫吗?来大理剑川亲手做一只

都市时报 2025-02-09 19:21:08

在大理剑川甸南镇,有一门传承千年的古老技艺——黑陶制作。甸南黑陶,以其独特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剑川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每逢节假日,游客们纷至沓来,他们在这里亲手触摸泥土,感受黑陶的魅力,体验大理非遗的独特韵味。

踏入剑川白族土陶传习所,古朴典雅的环境瞬间将人带入历史的长河。陈列架上,一件件精美的黑陶作品在灯光下泛着幽幽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传习所负责人董志明介绍,剑川黑陶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直至铜器时代。如今的黑陶产品,在坚持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融入了当代审美,也让黑陶从实用型器皿升级为兼具艺术与收藏价值的文化符号。

“剑川黑陶从海门口遗址出土,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五百年到五千年前。剑川黑陶一直作为当地的生活用陶,例如以前的米缸、面缸、煮肉的土锅、烤茶的罐,都是我们的日用陶。剑川黑陶的特点是可以受明火,并且我们储存粮食、放置东西的时候,它透气性也相当好。”

如今,剑川黑陶已经从传统的大缸、大瓮转型为茶具类、茶叶罐等生活用品,尤其是烤茶茶具,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黑陶文化,传习所特别推出了黑陶制作体验活动。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游客们可以亲手尝试“玩泥巴”的乐趣。在揉泥、修坯、塑形、烧制,一系列的制作过程中,参与者们仿佛穿越时空,触摸到新石器时期剑川匠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艺术的追求。

“我带着小朋友来云南旅游,经朋友介绍了解了剑川的黑陶,我们就带着小朋友来亲手做一下,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步骤自己体验制作的过程,非常有意义。并且瓦猫代表了吉祥、纳福的含义,所以也希望给大家带来好的运气。”

“这是我第一次做瓦猫,很好玩,我下次还想来。”

黑陶瓦猫的制作体验,不仅让非遗走进大众生活,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了解和喜爱黑陶艺术,也推动了乡村旅游与手工艺经济的融合发展。这份“土与火的艺术”正以鲜活姿态,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传习负责人 董志明:“现在来剑川旅游的游客日益增多,来我们家体验剑川白族土陶的客人也是越来越多。春节期间我们接待了一千多位来体验的客人,黑陶产品也卖了两千多件。现在很多客人不只是来参观和购买产品,更多的人喜欢亲自体验。”

游客们对剑川白族土陶的体验感非常满意,从陶土的配比、制作到瓦猫的成型、烧制,所有的流程都可以了解到,自己也会DIY动手制作一个,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在制作的瓦猫上。等烧制好了以后,传习所会将作品邮寄给客人。这种体验不仅带动了当地的乡村经济,更多的是把剑川的非遗传播出去。

剑川黑陶这一千年技艺,正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通过沉浸式的体验活动,游客们不仅能够感受到非遗的独特魅力,还能亲手参与到黑陶的制作过程中,将这份古老的艺术带回家。剑川,这座充满历史底蕴的小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访。

来源:风花雪月号

编辑:汤维

审核:钟玲

终审:彭德光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