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自2023年10月启动新一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设工作以来,《昆明市推动基层卫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2023年—2025年)行动方案》在全市范围内,遴选1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试点,进一步优化管理、细化措施、强化供给,提升签约服务能力。截至目前,昆明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4224个,1.6万余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437.45万居民,健康“守门人”作用不断显现。
签约家庭医生,
居民可享“基础包”+“个性包”两大块医疗服务
在昆明市五华区,针对辖区有条件的家庭医生(团队)会为失能失智患者、残疾人等确有需求的人群,结合服务能力开展上门诊疗、康复理疗、护理指导以及对家庭监护人进行照护技能培训等服务。如华山、丰宁、黑林铺等中心均开展上门服务。
以丰宁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家庭医生签约居民可以享受慢病服务包、妇幼服务包、中医服务包、上门服务包等五个套餐的个性化医疗服务。
家庭医生签约后,不仅可以为妇女儿童提供孕产保健服务,更是为很多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提供了家门口的便捷医疗服务,做老年人身边的贴心人,给辖区老年患者更多的关爱。
签约家庭医生后,居民可享受“基础包”+“个性包”两大块医疗服务。同时,签约居民在看病就医时可享受相关的医保倾斜政策。
据介绍,基础包的基本医疗服务涵盖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治,合理用药,就医路径指导和转诊预约等,同时可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涵盖的14大类5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如: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优先预约转诊、慢病长处方、重点基本健康管理、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65岁老年人健康管理、预防接种、健康教育、中医体质辨识等服务。
据了解,仅2023年10月23日昆明市启动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示范活动中,五华区就开展了丰宁街道、华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家签示范点的建设,在原有的家签服务基础上,分层分类推出了个性化收费服务项目,提供“菜单式”服务,满足签约居民多元化健康需求。
居民就近就便参与签约,
可享受“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
在此前启动的“九九重阳敬老日家庭医生护健康”昆明市家庭医生宣传暨义诊活动中,医护人员引导居民就近就便参与签约、享受“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
在昆船卫生服务站,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核心,通过签约的方式,建立稳定互信的协议服务关系,为常住居民提供综合、连续、协同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服务包的形式按周期服务,涵盖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可满足居民多层次的健康需求。签约居民可以享受签约门诊预约、优先服务等多项方便就医服务。
昆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家庭医生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是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支撑、以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主要服务场所,通过签约的方式,与居民建立起一种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旨在为居民提供安全、方便、有效、连续、经济的基本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
据了解,昆明市响应国家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号召、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始终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把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作为推进“健康昆明”行动的重要环节、打造“幸福春城”的重要内容。自2023年10月启动新一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设工作以来,出台的《昆明市推动基层卫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2023年—2025年)行动方案》,在全市范围内遴选1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试点,进一步优化管理、细化措施、强化供给,提升签约服务能力。2024年逐步扩大“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建设范围,推动全市5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力建设,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均达到签设标准。
昆明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目前,昆明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4224个,1.6万余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437.45万居民,健康“守门人”作用不断显现。
昆明市家庭医生签约有关经验做法
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推广
近年来,昆明通过丰富服务内涵、下沉医生帮扶、优化系统签约流程,推动家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增效,其中,昆明市有关经验做法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推广。
业内人士指出,家庭医生是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注册的全科、妇保、儿保、内科、免疫规划、公共卫生、中医及具备能力的乡镇卫生院医师和乡村医生等组成的医疗团队。
家庭医生既有别于私人医生,也不能简单理解成“上门医生”,家庭医生主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提供门诊服务或电话服务。但是对于行动不便,符合条件且有需求的签约居民,家庭医生会提供上门服务。
据介绍,提升家庭医生的签约,首先要推动基层医疗达标,加强医师培训,把“两个允许”政策切实融入基层医疗机构绩效工资制度体系。其次,建立更明确、更细化、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规范,组建家签服务技术指导团队,优化家庭医生临床诊疗服务能力和技能培训体系,提升家签服务质效。最后,还要通过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强牵头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息技术支撑,探索建立卫生健康大数据平台,畅通家签服务路网。
未来,昆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还将继续通过各类家庭医生签约创新活动,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真正做到病有所医、老有所安。
来源:都市时报
全媒体记者:茹伟
图片:昆明市卫健委
编辑:胡楠
审核:钟玲
终审:王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