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虽然入烧也有些年头了,但能够在现场感受超百万天团级别HiFi音响设备的,还真的不多。
上周六去了趟深圳福田的雅乐荟音乐艺术中心,参加了这场名为《突破极限》的顶级HiFi器材品鉴活动,现场感受了来自知名英国HiFi品牌VIVID Audio和LINN最顶尖产品的效果,彻底被震撼到了!
其实我很少去现场凑热闹的,毕竟这种顶级HiFi真心是壕不起。而这次之所以突发奇想去参加,完全是奔着英国VIVID Audio最顶级的旗舰音箱Moya M1而来的。要知道这对价值388万的音箱,除了24年3月份在广州发布会现场外,这还是首次进行的现场品鉴。而且更顶的,是与之配搭的,是全套LINN的旗舰数播、黑胶、功放系统,真心是一次很难得的机会,怎能放过白嫖的机会呢!
要说到VIVID Audio Moya M1,就不得不提他的设计师——Mr. Laurence,当年由他亲手设计的Nautilus鹦鹉螺音箱,历经30多年,至今都依旧是件顶级的艺术品,足以让同为产品设计的菠萝我为之顶礼膜拜。
这次现场演示的,是一对非常独特的紫色配色版本Moya M1。从上面的照片就能看出来,Moya M1是如何地高大,毕竟它采用的是5路13单元的配置,正面自上而下分别是极高频、高频、中频、低频单元,而在左右两侧则两两成对地布置了8个传奇经典的C225-100H低音单元,以及与之配套的复杂后腔体消除驻波结构。Mr. Laurence特别在意对于箱体谐振及驻波的处理,Moya M1通过背靠背并且相互连接的方式,使得这8只C225-100H低音单元能够相互抵消振动,同时依靠复数叠加的方式,从而使得整体能够爆发出极其强劲且长时间稳定的低频。
同时Moya M1的2颗高音单元,也是采用了全新的铝材质基底与DLC类钻石涂层结合的复合型振膜,旨在获得更好的高频响应以及瞬态表现能力。据现场介绍,这对重达1084公斤的大家伙,足以应对200平方以上空间的聆听需求,并且频率响应范围也达到了惊人的19Hz~42kHz(-6bB)。就现场聆听的效果来说,无论是席琳·迪翁的女声,又或者是穆特的小提琴,甚至是埃里克·孔泽尔恢弘的交响乐,Moya M1都能提供足以让我全身鸡皮疙瘩的震撼音效,真有种听完就唾弃自己手头上的耳机系统的感觉!
而为了驱动Moya M1这对重磅选手,主办方特意选择了同样来自英国顶级HiFi品牌LINN的顶级天团组合。当中包括了有经典的LINN Klimax LP12黑胶唱机、LINN Klimax DSM3数播,不过跟那4只LINN Solo 800相比,都只是“湿湿碎”啦!
LINN Solo 800可以说是LINN在功放领域最顶尖的存在,同时也是集各种最Top的技术于一身。作为一款同时整合了Adaptive Bias Control自动调整偏压控制,以及 LINN独家的Utopik电源供应技术,Solo 800在提供堪称恐怖的1200W输出功率的同时,总体的谐波失真却能低至0.0006%。其中很关键的,是Solo 800通过内置FPGA芯片,对其内部的16 个功率晶体管实行快速实时的动态管理,使其始终处于最良好的偏压工作状态。而负责为这套系统供能的,则是LINN引以为傲的超高频开关电源,通过极高的切换频率实现堪比线性电源,但2kW的总功率远超对手的恐怖存在。
而现场就一共动用了2对Solo 800,分别负责给Moya M1提供左右单声道的2路放大输入。要知道单一套Solo 800就已经是78万,好家伙,这是奔着小千万的节奏去啊!
不过也正因为Solo 800的强劲驱动,Moya M1确实给人一种从容不迫、深不可测的感觉,整体的动态表现以及分离度简直不要太残暴。可以想象,即便把现场的规模再扩大一倍以上,估计这套组合也能轻松hold得住。
此外,这次现场还有黑胶大神旷医生现场分享了他私人珍藏的一些黑胶唱片,而且其中有不少是我也耳熟能详的港台8、90年代流行歌曲的电台特别版黑胶。这些黑胶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它们往往是唱片公司专门打造,而且因为制作数量少,因此几乎不存在母盘损失的臻品。尤其是现场听了叶倩文的《珍重》,以及林子祥的《敢爱敢做》,确实比我过往听过的要醇厚不少。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现场用的是LINN Klimax LP12的缘故,甚至旷医生挑了几首更加劲爆的欧美流行曲,以及帕格尼尼的《 Violin Concerto No. 2 in B minor, Op. 7》时,出色的动态还原,让我忍不住腿跟着抖起节拍来。
不得不说,能够现场听到这么顶级的一套HiFi设备,真心也不枉我特意从广州颠簸了3小时跑福田的雅乐荟一趟,毕竟确实是平常在家里难以企及的享受,期望日后能有更多同类型的活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