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罕见老照片:慈禧太后露出微笑,洋人强搂女子拍照留念

万物知识局 2024-12-21 09:03:11

文/万物知识局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晚清时期,随着西方摄影技术的传入,中国社会的面貌开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被记录下来,19世纪中叶,摄影术作为一种新奇而昂贵的艺术形式,最初只在宫廷和少数上层社会人士中流传。

这些早期照片,大多是黑白影像,虽然画质略显粗糙,但却以其独特的魅力,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时代印记。

晚清宫廷的老照片,是了解那个时代皇权制度、宫廷礼仪及皇室成员生活的重要窗口。

而相较于宫廷的奢华,民间生活的老照片则更多地展现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今天我们就走进这晚清的众生相吧。

晚清时候的一个大官,看气质就和普通老百姓不一样,他穿着一身丝绸外袍,大马金刀地坐在太师椅上,留着仙气飘飘的长髯,眼神中都是那种长期手掌大权的威严气质。

一个转着经筒的僧人,他手里拿着好几串佛珠,头上披着僧衣,目光虔诚的站在门口念着经文,看他的一身行头,很像是藏传佛教那边的喇嘛,一般只有藏传佛教地区才会有这种经筒。

晚清的江南地区,一群工人正在地里干活,他们光着膀子,正在挖地,似乎在打地基修建房子,旁边有一群人站在那里围观,特别是照片中最左边那个穿着长袍大腹便便的男人,有可能是工人们的监工,和劳动的工人们比起来,这人顶着老大一个肚子,一看就是捞了不少油水。

街头上摆摊卖水果的小贩,他们一般就是挑着一个扁担,在大街小巷里穿梭,照片中,小贩正把手比在嘴巴旁边,对着楼上吆喝来买自家的水果,旁边站着一个小孩,应该是这个小贩的孩子。

街头上,几个人正在看西洋镜,晚清时期,许多西方的新鲜玩意穿进中国,西洋镜就是一个,站在西洋镜的窗口前,往里面看就能看到其他场景的东西,其实就和我们今天的万花筒有点类似,但对于那个时代的人们来说,真的很稀奇了。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晚清时候的御膳房,就是专门替皇宫里的主子做饭的地方,这里看起来又脏又乱,一点都想象不到是做皇家膳食的地方。

一个穿着明制汉服的外国的女人,她坐在一个装修非常华丽的庭院里,身上的衣服很像是明朝那种后妃或者诰命夫人穿的衣服,很正式,不像是常服,不过说实话,这个外国人穿上明制汉服还是会很违和,毕竟这和他们的文化差异很大。

一个晚清官员的全家照,不过,这张照片并不是在大清境内拍摄的,而是在美国纽约拍摄的,在当时,大概是十九世纪末期,渐渐有中国人开始像国外移民,特别是那种下南洋外出务工的,照片中的这家人也是在当时移民的。

晚清时候的戏服就是照片中这样,看起来头饰和衣服花纹什么的,都很复杂华丽,而且看照片中这几个做着京剧扮相的人都是十五六岁的小孩子,这也反映了那个时候的现状,送去学戏的其实都是这种小孩。

照片中的人是溥仪的另一个妃子,文绣,照片中的文绣对镜头做着鬼脸,看起来生动又可爱,文绣本人也就是一个充满勇气和生机的女子,被困在深宫中绝对不是她也想要的生活,所以她大胆的向溥仪提出了离婚。

照片中的人是我们熟悉的慈禧太后老佛爷,慈禧太后的晚年留下了很多张照片,这张照片里慈禧正在御花园内赏雪,旁边陪同的两个人是她宠信的太监和格格,不过,左边那个搀扶着慈禧的格格,看起来有一种香港电影中僵尸的感觉。

这张照片也是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当时请了很多外国摄影师给他拍照,这张照片拍摄于她的寝宫,足以可见,慈禧过着怎样一种华丽奢靡的生活,慈禧身后是她的完整称号,非常长一段,慈溪的手上还带着两个护甲,这护甲的长度可比任何清宫剧的要夸张的多了。

某地衙门的后院,一群官老爷正在下象棋,两个人悠闲的把腿翘起来放在凳子上,旁边还有两个人正在围观,不得不说,以前的官老爷日子就是过的舒坦,在老百姓天天为填饱肚子发愁的时候,他们只需要考虑下一步棋该怎么走才能赢。

扛着黄色麻布口袋的晚清男人,其实他的职业就是晚清时候的邮递员,绿色马褂上隐约还能看见“邮”字,这个黄色口袋里装着的都是一些信件和寄给家里的钱,没有先进的交通就只能靠着人力畜力来运送,所以,过去写一封要过很久才能收到回信的。

这张照片拍摄于晚清时候,而照片中这个精瘦的男子就是大清帝国的末代皇帝溥仪,溥仪还穿着一身时髦的摩登套装,正在挥杆打高尔夫,看起来一点也不像一个皇帝,反而像远渡重洋外出学习的留学生。

这张照片也是溥仪,他上半身没穿衣服,光着膀子正在打羽毛球,看起来球技还算不错,大清帝国灭亡之后,溥仪就在东北一带被日本人“邀请”做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建国后又恢复了中国居民身份,不得不说,他的一生确实精彩。

清末民初的一个大户人家,照片中间的那个男人乍一看还有点像后来的民国大佬杜月笙,都是那种眼睛里有一股狠劲儿的人物,旁边他的孩子太太都穿着西式的西装大衣,特别是他几个儿子,还留着那时候流行的斜刘海,小小年纪就透露出一种成熟稳重的气质。

山东的几个官员,正站在城楼前面,看起来有几分萎靡不振,是什么让他们露出这种表情呢,多半是英法等国的侵略,有变着法子地要加大赔款、割地程度,真是不敢想象,生在那个年代的人们究竟有多绝望。

某处农村的一个小祠堂,用来供奉土地公土地婆的,祠堂两边的对联写得非常有意思,右边写着“噫敬我二老”,左边写着“好赐你三多”,虽然字并不好看,但是能够看出写着对联的人的敬意,祠堂旁边还坐着一个带着头巾的中年男人,一看就是买祭拜的迁城信徒。

这就是普通人家生活的真实写照,在一个又拥挤又破败的小房子里,一家好几口人住在一块,锅碗瓢盆杂物全部都堆放在一起,照片中最右边的老太太正靠在墙边抽着旱烟,最左边能看到一个女人背着正在睡觉的孩子。

挑着货物的挑夫,一根细细的扁担,两边挂了两坨庞大的货物,男人身上也没有穿衣服,光着膀子,步履蹒跚地走在田埂路上,很有可能是要走进县城里面卖东西。

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乞丐,看起来十分艰辛,他佝偻着身子,眼睛看向镜头,眼睛睁的大大的,似乎在想对着他的这个玩意是什么“妖物”。

一张晚清时期的结婚照,看起来有几分诡异,照片中的新郎看着倒是十分英俊潇洒,但是站在左边的新娘却有点可怕,她的眼睛没有看向镜头,而是往上翻,下面那双裹着的小脚也更加让人触目惊心。

晚清时期的满族骑兵,也就是说,这些都是八旗子弟组件的八旗军,清代的军队制度阶级划分也是非常严明的,汉人都是在最低贱的“绿营”中服役,而那些八旗兵们一边享受着优渥的封路,一边在军队混吃等死。

晚清时期官兵练兵时候的照片,照片中两个人扛着的那根长长的混子叫做火统,清代的热武器,在英国军队入侵时,我们就用这玩意去对付人家,那场景不敢想象有多荒谬。

晚清苏州的一处园林,古色古香十分漂亮,廊桥上面站着两个外国人,一男一女,一个穿着黑色西装,一个穿着白色礼裙,正在欣赏园林的风景。

上海英租界里,正在阅兵的英国军队,他们穿着气派的制服,戴着白色帽子,一群人浩浩荡荡,耀武扬威,旁边的中国老百姓只敢缩在一边围观,这样的画面何其讽刺。

这张照片据说是拍摄于光绪皇帝的葬礼,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两人隔天去世,其中的官司也引发了史学界很多猜测,两个人的葬礼同样也是先后举行。

一个德国军人搂着两个青楼女子合照,当时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无数洋鬼子在北京打砸烧枪,还在各大妓院里潇洒快活。

这些晚清老照片,它们不仅记录了那个时代的兴衰更替,更蕴含着无数个体生命的悲欢离合,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一段或长或短的故事,它们共同编织成一幅幅或奢靡或绝望的晚清社会画卷。

今天,当我们再次凝视这些泛黄的老照片,不仅是对过去的回望,更是对未来的思考,它们提醒我们,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唯有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地前行。

0 阅读: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