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明朝历史?

雪落无声时 2024-12-01 22:39:31

泪水打湿数据线,边刷头条边触电,师友们好,我是轻尘,一个不太正经的小编,今日话题:“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明朝历史?”

1644年甲申之变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逃至煤山(景山),此时崇祯身边只有王承恩一个太监。

崇祯:承恩,朕走了,你逃命去吧,朕不怪你。

王承恩:皇上,奴才陪伴皇上,生死相随(王承恩这一陪直接把自己陪进了史书)

崇祯:好...好...好...总算有个人陪朕。

王承恩:奴才就陪皇上走一程吧。

《明史-列传》记载,天将曙,帝崩于寿皇亭,承恩即自缢其下。

本期高赞评论第一名: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明朝历史呢?因为,明朝,骨头最硬!

明朝276年,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开头何其意气风发,终点又何其苍凉悲壮啊。

崇祯在死之前亲自灭了自己全家,“要怪只怪尔等生在帝王家”难以想象是何其惨烈!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崇祯殉国给大明朝划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

殉国在中国是最高的死法,陪着皇帝上吊的太监,都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

崇祯最后留下遗言: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勿伤百姓一人。

崇祯再多的错也被他临死前的一句:任贼寇分朕尸骨,勿伤百姓一人给还清了。

大明之所以是大明,崇祯上吊是有加分的。

本期高赞评论第二名:崇祯本来想当个太平王爷,结果大哥一句,吾弟当为尧舜,硬生生的扛了大明十七年。

吾弟当为尧舜 的典故来源于明朝天启帝朱由校临终前对弟弟信王朱由检(崇祯)的遗言,朱由校希望弟弟能够成为像古代圣君尧舜那样的贤明君主。

崇祯生性多疑,有大略无雄才,刻薄而寡恩,气量狭小,但总算是没给汉人丢脸,死的有点爷们。

崇祯也许才能差点,但是骨头够硬,不愧朱家子孙!

崇祯也不错了,天坑开局,守了17年,最后朝内大部分大臣不如一群太监有骨气!

因为臣可以做二臣贼子,太监皇宫就是老家,

除了王承恩,还有四位文臣同赴死,

但满朝文武就4个一同赴死,何其可怜,何其可悲。

太监一生的富贵荣辱都维系在皇帝一人身上,而那些官员和皇族亲贵反而是皇帝老儿倒了他们还能获得更大的利益,这就是华夏历史上皇权过大和皇权被剥夺之后必然宠幸宦官的根源。

本期高赞评论第三名:比起那些降清的文臣武将,王承恩才是爷们儿!

天子守国门,太监死社稷,女子身殉国,文人水太凉。

这一陪,把那些说水太凉的东林党人彻底埋坑里面,洗不白了。

水太凉典故的由来:清顺治二年五月,清军攻打南京,柳如是劝明朝老臣东林党人钱谦益投水殉国,没成想钱这孙贼来了一句“水太凉,不能下”

对此,下面听听师友们怎么说:

1:崇祯:告诉太祖朱元璋 俺不是孬种!

虽然崇祯比较庸,但是绝对是有骨气的皇帝。

朱元璋也叫朱重八,明朝16帝,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2: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殉国。

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卖国。

而且清朝是连着几个皇帝连着卖,

一个人卖国还不够一家子几代人跟着卖。

为什么明朝的排面比清朝高,就是崇祯吊死在煤山上也没跑。

崇祯的死把大明拔高了一个维度,也给后世的大清狠狠的一个嘴巴子。冲着崇祯这一死,清在明面前,永远矮一头。

3:王承恩是看着崇祯长大的,侍龙半生,尚有三分龙气,带领数千位公公,为大明保住最后一丝颜面,据记载,李自成攻入的时候宫内太监抵抗很厉害!

4: 王承恩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葬入皇陵的太监。

王承恩用命给史书证明太监比文人忠烈!

太监无后只求财,文人心大贪官位!

5:崇祯其实是个好皇上,只可惜生不逢时罢了。

6:崇祯没给老朱丢脸 到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大明。

7:崇祯也想奋发图强,奈何天不遂人愿,天灾,国家内部空虚,已经是末路了。

8: 明朝唯一最稳定的大一统王朝,到崇祯之前维持两京十三省整整276年。

9: 如果崇祯帝不杀魏忠贤,大明就不会那么快亡了!

10: 王承恩这一挂,也是唯一一位葬入皇陵的太监。

11: 大明亡国怪不了崇祯,他已经努力了,可惜无力回天。

控制不住东林党,弄死魏忠贤是错误的决定,当时很多商人秘密都投靠了皇太极,商人投敌很可怕的。

12: 天崩开局呀,再努力也救不了大明。又是魏忠贤,又是皇太极,又是李自成,天灾人祸,气运已完了。

13: 要不是崇祯用命祭了上天,大明也不能这么充满浪漫与遗憾。

好了,今天就聊这么多吧,感谢观看。

祝情长久,事如意,人安康。

#崇祯#\u0002#崇祯当时如何做才能救明朝#\u0002#崇祯杀袁崇焕是对的吗#\u0002#历史上的崇祯,究竟算不算是一个好皇帝#\u0002#崇祯死后是谁把他葬到陵墓的#\u0002#王承恩#\u0002#王承恩为什么这么忠心#\u0002#甲申之变#\u0002#大明朝#\u0002#大明风华#\u0002#大明#\u0002#历史#\u0002#历史冷知识#\u0002#历史上的今天#\u0002#历史回眸#\u0002#历史故事#\u0002#头条历史#\u0002#历史上的趣事#\u0002#历史趣聊#\u0002#古籍里的历史#\u0002#古人#\u0002#谈谈古人那些事#\u0002#古人故事分享#\u0002#聊聊古人那些事#\u0002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