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50a183913e718fa4933b7b0b021baf3.jpg)
董卓想象图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兰台要为大家介绍一下《三国演义》里著名的反派人物——董卓后人的情况。
董卓是哪里人呢?
根据《后汉书》记载,他是陇西临洮人。临洮,是中国甘肃省定西市下属的一个县。
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也。
虽然《后汉书》里说王允把董卓族灭了,但是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
使皇甫嵩攻卓弟旻于郿坞,杀其母妻男女,尽灭其族。
为什么说不可能呢?
这是因为董卓出自陇西董氏,这是自秦汉开始一直到唐朝,陇西最大的世家;王允顶多能诛杀董卓的近支亲人,要说族灭陇西董氏,这根本不可能做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c6c700ff836b7420b0659a05c05b7a7.png)
董姓
更何况,即使是董卓的近支亲人,王允也未必杀光了。
因为根据出土的唐代董冬墓志铭显示,在唐太宗贞观年间担任上党折冲府都尉的董冬本人不但是陇西董氏出身,而且还是董卓的直系后人:
君讳冬,字庆冬,陇西人,董卓之后也。
甚至在唐代,天下姓董的人都以攀附陇西郡望为荣;唐朝许多董姓大臣人生最高目标就是封陇西郡公。
这相当于朝廷承认了这位董姓大臣出自陇西董氏。
比如唐玄宗时期的董晋、唐肃宗时期被赐姓李忠臣的董秦,他们最后都被封为了陇西郡公。
那么,这是不是说自唐代以后许多董姓家族都冒充自己出自陇西董氏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655249aeee8c383c0c1a8ca998d9b3b.jpg)
DNA
还真不能这么说。
因为根据分子人类学最新的研究成果,目前长江以北的董姓大多数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而这个共同的祖先可以追溯到2540年前,也就是战国到秦汉这个时期。
换言之,分子人类学表明当代长江以北的董姓有很大可能都出自陇西董氏。
接下来,兰台就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陇西董氏的历史以及分子人类学最新的研究成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87eeddb8968b2d98d5319b32784d9ec.png)
董姓是一个古老姓氏。
关于董姓的由来,自古以来都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舜有一个为他养龙的养龙人,因为养龙养得好,被舜赐姓为董,任为豢龙氏,封之于鬷川(今山东定陶县),他的后代便以董为姓。
另一种说法自是认为董氏出自殷商的史官辛甲;在周武王灭商后辛甲继续以史官的身份为周朝效力。
辛甲有一个后人叫辛有,在春秋时期在周天子处担任大夫;因为他家是史官世家,家学渊源;作为春秋大国的晋国诸侯就向周天子索要史官人才帮自己管理公室典籍,于是周天子就把辛有的两个儿子派到了晋国,因其职责是“董督晋史”,所以也称为董氏。
春秋时期晋国的都城在绛(今山西翼城东南),故此董氏出自今山西翼城。
春秋时期著名的史官董狐就是这个家族的成员。
到了秦朝末年,董狐的后人董翳以武将的身份被西楚霸王项羽封为翟王,封地在今天陕西延安延河东岸。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d3328c16bef3025335da6fa0b66391c.jpg)
《古今姓氏书辩证》
董翳封了翟王后,就把族人迁移到了自己的封地,后来又逐渐迁移到了陇西临洮(今甘肃临洮),世人也就称其为陇西董氏。
兰台觉得这种说法的可信度比较高,因为西汉的《急就篇》以及北宋邓名世所著的《古今姓氏书辩证》都记录了这一说法。
西汉时期的儒学家董仲舒虽然出身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但是他也自认自己是陇西董氏的后人;董仲舒去世后,他的曾孙干脆举家从河北迁徙到了陇西临洮。
虽然史料记载自唐朝之后,部分陇西董氏成员从长江以北迁移到了长江以南;比如史料里说唐末董章随王审知从河南来到福建,成为了福建董氏的祖先;但是现代分子人类学却并不支持这一说法。
长江以南的董氏和长江以北的董氏从分子人类学的研究看,极大概率并没有共同的祖先。至少从西汉开始就是这样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7f246cf708243924236b899a128769e.jpg)
河南董卓墓
02、根据分子人类学的研究,目前生活在浙江、江西、安徽的董姓家族均归属于O-F319 类型的下游支系O-MF130694,共同祖先距今约1930 年。
也就是说长江以南浙江、江西、安徽的董姓家族的共同祖先可以追溯到东汉永元四年,也就是公元92年。
而长江以北的董姓家族的DNA检测发现,在O-CTS1290类型的用户中,董姓占比高达 5.12%,是董姓全国人口占比10倍多。
分子人类学研究表明长江以北的董氏同属于O-CTS1290下游的O-MF106539支系,共同祖先距今约2540年。
也就是公元前515年前后,这一时期最有名的历史事件当属“专诸刺王僚”事件。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b2454f1409517c16378a6f2ec208b06.jpg)
专诸刺王僚
更有意思的是在随机的检测中,还发现陕西有一例非董姓样本也属于O-MF106539支系。
换言之,史料里记载的在历史的长河里,有些家族为了避祸改了自己的姓氏的事情,从分子人类学的角度得到了印证。
而更有意思的是前面说了,浙江、江西、安徽的董姓家族他们应该是属于O-MF130694支系;其实当时检测时还有一支来自山东的董姓家族,但是检测结果表明做检测的这一支来自山东的董姓家族和浙江、江西、安徽的董姓家族并非同一个支系。
反而属于O-MF106539支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536b5fb2b0cb53caba8ccde4ad3e8fa.png)
电视剧里的董卓与貂蝉
某种意义上这也再一次印证了长江以北的大多数董姓家族可能真出自陇西董氏这个判断。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长江以北确实很有很多很多的董卓的同族。
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END
参考资料:
《董氏之陇西郡》,家谱网;
《北方董氏家族》,23魔方祖源网;
《董氏出自今山西翼城》,纵横山西网;
《唐代陇西董氏墓志研究》,谭乾香,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毕业论文;
《侯马董氏墓中五个砖俑的研究》,周贻白,《文物》1959.10;
《明清之际南浔董氏家族研究》,沈佳敏,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毕业论文;
《元代藁城董氏家族世系補正》,羅瑋,《隋唐辽宋金元史论丛》2017.6;
国贼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