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黄仁勋,我们常喊老黄,现身北京了,这是继1月15日后,他今年第二次来中国。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老黄居然没穿标志性的黑色皮夹克,而且时隔仅3个月时间又来,肯定有大事。
或许,与英伟达仓库里减值55亿美元的H20芯片库存有关,且往下看。
这就要说回去年10月了,当时拜登政府把英伟达专为中国定制的H20芯片列入禁售清单。这款 “中国特供” 芯片本是老黄在H100基础上大 “砍一刀” 的产物,却被一纸禁令拦在自家门口,卖不掉只会砸手里。
数据显示,英伟达去年Q4库存周转天数飙升至125天,创三年新高,相当一部分就是H20的库存。库存滞留时间越长,H20就越减值,甚至最终没价值了。
所以,老黄一直干着急。他只能站在中美科技博弈的风暴眼上,上演一场左右为难的“双面戏”。一边求美国别禁,一边哄中国要买。
在美国,老黄捧着5000亿美元的本土投资计划,声称在在美国建厂、招人、搞研发,游说特朗普放弃限制,4月4日美国暂缓H20出口管制,但4月14日美国又确认H20的管制措施“无限期有效”,彻底封死了H20入华梦。
老黄转头又来到北京,高调表态“英伟达坚定服务中国市场”,大谈中国150万开发者对CUDA生态的重要性,甚至夸中国 “软件实力领先”。为什么夸得这么急切,这么暧昧?
很简单,大概率是为了他手里正在减值的H20库存,以后还能卖。也许,有人会问:中国市场对英伟达有那么重要?
别的不说,我们看数据。2024年他们在中国营收171亿美元,占全球13%。每卖10块芯片,就有1块半进了中企的服务器。
这还是封禁H20前的数据,这些数据证明了,美国禁令砍断的不只是中国AI的算力,更是英伟达的钱袋子 —— 禁令当天,其市值一夜蒸发1.37万亿,相当于没了一个英特尔。
重不重要,显而易见,因为数据是不会骗人的。
当然,老黄的“双面”操作,暴露的更是全球化企业的无奈:当技术被政治分隔,只能一边求松绑,一边讨好客户。
就像当年ASML禁售EUV光刻机,反而逼出中国半导体的“去美化”,芯片禁令,说不定正给中国AI产业挖了个“反向成长”的坑,那可就不止是钱的事了,甚至,华为昇腾、寒武纪等国产芯片+开源框架,可能很快动摇英伟达的生态霸权。
这一点你还别不信,你以为老黄反复提中国“软件实力”是客套话?是说了几句大实话。
中国AI算法专利占全球40%以上,国内飞桨、魔搭等大模型框架已形成生态。更关键的是150万开发者:没了英伟达,他们还能在昇腾等国产芯片上跑模型,甚至用开源工具搭训练平台。
而老黄所害怕的是——硬件能禁,但扎根十多年的软件和开发者社区,是一种生态黏性,是中国AI抗风险的关键。
而且,历史总在重演:2019年华为被断供,如今麒麟芯片回归;2023年ASML断供EUV,中国光刻机突破28nm。AI芯片被卡,行业就更明白:不好单纯依赖硬件巨头,“硬件 + 软件 + 生态”自主才是硬道理。
老黄也清楚,就算没有H20,中国也不会停步——要么用库存撑着,要么加速国产替代,而英伟达,可能在失去一个用钱买不回的未来!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大家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