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赤子”上汽MG名爵Q1沟通会——以用户为原点,锚定全球化的“年轻、风尚、智趣”之路

新周刊 2025-04-25 15:01:25

2025年4月11日,上汽MG名爵于上海上汽设计中心举办了一场“开门见山”的媒体沟通会,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上汽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副院长邵景峰、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周钘等核心管理层成员回答记者疑问,双方围绕品牌战略、产品布局、用户运营及全球化发展等议题,展开了一场深度、坦诚、务实的对话。

这场沟通会不仅展现了MG“年轻、风尚、智趣”的品牌焕新内核,更揭示了这家百年品牌在中国汽车产业变局下的破局之道。

整合资源,锻造“用户型”品牌基因

2025年第一季度,MG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零售销量达到25,839辆,同比增长13.1%,显著跑赢行业平均增速。这显然与年初启动的“大乘用车一体化变革”密切相关。

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介绍,此次整合由乘用车分公司、创新研究开发总院、零束科技、上汽国际、海外出行这五家公司组合成上汽大乘用车板块,旨在实现“从产品开发到市场营销”的全链路协同,加速MG“电智化”转型。

上汽大乘用车板块的整合成立,标志着上汽集团OEM化的元年。俞经民直言,整个上汽集团要行,都要有皆上乘的产品、皆上乘的服务,“若大乘用车板块不行,上汽集团也不可能行。”

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全球品牌,MG始终将用户置于C位。俞经民表示:“变革的核心是拒绝‘假扮用户’,真正与用户站在一起,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理念将在产品设计、服务体验及营销策略中全面落地。

“标签营销”到“精神共鸣”,重新定义品牌“年轻化”内核

当小米、领克等品牌以“年轻化”抢占市场时,MG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俞经民介绍,此前MG曾做过两个多月的品牌专项调研,用户问卷反响强烈,远超品牌预期,提炼出“年轻、风尚、智趣”三大关键词。

将“年轻”放在第一位,足可见MG对于品牌年轻化的决心。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周钘指出,MG如果要在国内成为主流品牌,操盘的方法就是用年轻化的手段来刷新MG,“每个人都喜欢年轻,这是共情的基础”。

同时,这也展现了品牌内部对于年轻群体的深度共鸣,每个人向往的年轻到底是什么?俞经民总结为“阳光、活力、喜庆、乐于分享的心态”,而风尚则对应着引领潮流的气质和运动的质感,而“智趣”则体现为中国年轻人拥抱科技的热情,俞经民认为:“在这个时代,年轻人卷也卷不动,躺也躺不平。他们需要一些实实在在的科技感,需要能带来快乐和惊喜的体验。”

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共赢”,智能化领域再破局

此外,俞经民提出,在智能化领域,MG将继续开放合作路线。在此前4月10日的“上汽之夜”活动中,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贾健旭就曾提到过关于科技、技术平权相关话题,未来,MG将会把与OPPO的战略合作作为关键突破口,双方联合研发的“手车互联”最高版本将首发于新一代MG4车型,提供全生态、全场景、全优化的使用体验,通过最高阶的手机互联解决当下消费者对智能座舱提出的问题,满足消费者的驾乘需求,未来该功能将逐步开放至小米、vivo等品牌用户,实现“生态共享”。

俞经民认为,在AI时代,零束是MG的护城河,也是实现目标的成本保障。

此外,上汽新一代固态电池将于年底量产,极地版MG4将挑战极寒环境,展现技术硬实力,“无论是传统燃油车赛道还是新能源赛道,我们都坚持双线并行,并将智能化作为MG未来关键赋能方向。”

燃油车与新能源双线作战:全球化布局的“辩证法”

针对燃油车战略,俞经民明确表态:“MG全球市场必须保留燃油车型。”目前MG5、MG6、MG7等车型在国内市场与海外市场表现稳健,用户对于燃油车仍有较大需求,停产燃油车并非MG的合理选择。俞经民认为:“一个品牌要成功一定是坚持长期主义,在中国人拥有的汽车品牌中,MG大概是独一份的。”对于当下同行业者的选择,俞经民认为,MG不能做盲目的跟随者,未来MG将坚持燃油与新能源双线并行,“我们要扎扎实实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对于同行走过的弯路或者必然经历的过程,我们与他们多沟通,向他们多学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虽然在国内外市场,上汽MG名爵都有不俗表现;在海外,2024年MG欧洲市场全年交付24.34万辆,即将成为第一个海外累计销量突破300万的中国汽车品牌,但品牌事业部总经理周钘提出,MG在国内仍面临声量不足的挑战。针对流量获取难题,周钘强调将回归产品本质:“优质产品自带流量转化力,品牌建设与营销体系需同步夯实。”

以“追梦赤子心”为底色,MG正以用户为原点,在全球化与智能化的双轨上加速奔跑。正如周钘所言:“除了胜利,我们无路可走。”这场坦诚的沟通会,不仅勾勒出MG的品牌复兴蓝图,更传递出中国汽车品牌向上突围的决心与底气。

0 阅读:0

新周刊

简介:一本杂志和一个时代的体温。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