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常侍之乱:张让的权谋人生

一云淡风轻 2024-09-28 20:31:51

张让,出生于颍川,少年时便进入宫廷,成为一名杂役,开始了他在宫中的生涯。在那个等级森严的宫廷环境中,张让从最底层做起,默默耕耘,凭借着自己的聪慧和机灵,逐渐崭露头角。

汉桓帝时期,张让凭借着自身的努力,成为了小黄门。虽只是一个小官职,但这却是他迈向权力中心的重要一步。在这个位置上,张让开始接触到更多的宫廷事务和权力人物,也逐渐学会了察言观色和权谋之术。

到了汉灵帝时期,张让的命运迎来了重大转折。他与宦官赵忠一起升为中常侍,封为列侯。此时的张让,权势逐渐增大。他与曹节、王甫等人互为表里,弄权贪腐,威行煊赫。张让深知权力的重要性,开始大肆搜刮暴敛,对自身有危害的人皆极力打压。他的弟弟张朔杀害孕妇,因惧怕司法严明的李膺而逃至张让处。张让为其修建暗室躲避,但最终还是被李膺发现并斩杀。张让向灵帝诉冤,灵帝召见李膺责问,李膺用孔子杀少正卯的故事暗喻自己杀的是奸臣,灵帝也就再没有追究此事。随着权力的增长,他的贪婪和骄纵也愈发明显,为日后的祸乱埋下了伏笔。

卖官鬻爵,疯狂敛财

张让在成为宦官头目后,开启了他卖官鬻爵的疯狂之路。彼时,朝廷之外,求官之人若想有所进益,皆需向张让奉上数量可观的金银。张让借此大肆敛财,尝到了权力带来的巨大甜头。他明目张胆地勾结权贵,收受贿赂之事在朝堂之上已人尽皆知。光和元年(178 年),张让、赵忠怂恿灵帝卖官鬻爵,在西园明码标价,公开收钱出卖官职。扶风人孟佗,家产富足,通过贿赂张让的监奴,获得了张让的青睐,张让大喜之下派遣孟佗担任凉州刺史。张让的贪婪之举引发了民怨,公元 184 年,黄巾起义爆发。张均直言上书汉灵帝,指出黄巾起义的起因就是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长期作恶多端,引得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但汉灵帝对张让极为宠信,根本听不进这些忠言,甚至在其保护下,张让一度升至 “列侯”。

两次党锢,打压异己

张让为巩固自身权势,引发了两次党锢之争。延禧九年(166 年),桓帝听信张让等宦官之言,下令逮捕 “党人”,大量文人官吏被捕,虽后被放出,但被终身禁锢,不得为官,此次事件被称为 “党锢之争”。建宁二年(169 年),张让等人再次诬告张俭 “结党”,引发第二次 “党锢之争”。灵帝下令大肆搜捕 “党人”,曾与张让有矛盾的李膺死于狱中,其中流放、罢官的共达六、七百人,同时 “党人” 的亲戚、门生都被罢免,不得为官。张让通过这两次党锢之争,对反对他的文人官吏进行了残酷打压。

谋害何进,招来祸端

为平息黄巾起义,郎中何进临危受命,被封为大将军,大破黄巾军后加官进爵至 “慎侯”,风头正盛。这让大权在握的张让感到了威胁,他深知自己不能与骁勇的何进为敌,且黄巾起义因自己而起,若不采取行动,必将束手待毙。于是,张让设计了一场谋害何进的阴谋。首先,他安排自己的干儿子娶了何进的妹妹,又以亲家名义拉拢何进手下,凭借之前贪污受贿积累的财富,收买了一些人,获取了何进的行踪信息。同时,张让给何进的母亲赠送大量钱财,博取同情,让何进的母亲为他洗白,麻痹了何进。接着,张让在何进妹妹面前表现出谄媚低姿态,悔过自新,取得皇后信任,争取到缓冲时间。最后,张让命心腹在何进进入嘉德殿后,假传太后旨意将其召见,当何进毫无防备地前来时,张让等人向他发难,质问天下大乱是否都是宦官之过。张让言明自己曾帮助过何太后,如今只是坐下宾。说罢,渠穆冲进来一刀杀死了何进,张让等人立马写下假诏书,声称何进谋反被处死。

末路穷途,投河自尽

何进死后,袁绍、袁术兄弟率军闯入宫中,大肆搜捕宦官。张让等人顿时陷入了绝境。他们带着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仓惶出逃,试图寻找一条生路。然而,在逃亡的过程中,他们发现自己已经走投无路。

一路上,张让等人既要躲避袁氏兄弟的追杀,又要面对百姓的愤怒和指责。他们深知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已经引起了天怒人怨,如今再也没有回头之路。当他们来到黄河边时,却发现没有船只可以渡河。此时,追兵越来越近,张让等人心中充满了绝望。

面对着越来越近的追兵,张让等人自知大势已去。他们回顾自己的一生,曾经权倾朝野,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张让等人悲痛地哭着向汉少帝刘辩告辞说:“我等灭绝,天下大乱啊!希望陛下自己爱惜自己!” 说完,纷纷投河自杀。

张让的死,标志着东汉末年宦官专权的时代暂时告一段落。然而,他的所作所为却给东汉王朝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张让等人的卖官鬻爵、贪污腐败、打压异己等行为,使得东汉王朝的政治更加黑暗,社会矛盾更加尖锐。黄巾起义的爆发,正是对这种黑暗统治的反抗。而张让与何进之间的争斗,更是引发了一系列的混乱和动荡,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灭亡。

张让的一生,是一部充满权力欲望和贪婪的历史。他的崛起和覆灭,反映了东汉末年政治的腐败和社会的动荡。他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人反思历史的一面镜子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