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被美“卡脖”后,就被唱衰活不过3年,但实际上,老美的打压反而刺激了中国科技产业。除了华为外,越来越多的中企开始加码科研,比如小米,华为不是孤军奋战!
近日,小米2023年Q2季度财报正式发布,有一说一,这份财报的内容还是相当好看的,至少和上市时的小米相比,进步相当大,尤其在“利润”相关的数值上,毛利率和经调整净利润创造了新高,分别是21%和51亿元。而经调整净利润同比上涨147%。由此可见,小米“规模和利润并重”的核心经营策略取得了阶段性成功。
客观来说,这份财报也让消费者看到了小米冲击高端成功的希望。对于消费电子赛道来说,高端市场是厂商的必争之地,小米也不例外。但对于小米而言,想要拿下消费电子行业的高端市场,主要难度有两个,其一是品牌,其二是研发支出!
小米的成功可以说是互联网模式的功劳,但进入消费电子行业后,优势则变成了劣势。小米在消费者心中已经建立了大众形象,很难和高端挂钩。但如果无法建立高端形象,拿不下高端市场,就没法实现高毛利,也就没法支撑产品的研发支出,这就是个死循环!
因此,小米2023年Q2财报也算是给了米粉一点信心,毛利率的提升,也证明了小米的能力,可以支撑产品上的差异化技术研发。事实上,小米冲击高端是必然,在消费电子市场,高端市场的成功者,会继续向大众市场渗透。如果小米继续扎根中低端市场,而无法建立高端品牌或者实现技术突破,迟早会被吞噬或淘汰。
所以,雷军将高端战略拔高到“生死之战”的高度,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目前的小米,已经有了认知的突破,确定了体验优先的策略,并且力求技术突破,还在自研芯片、自研系统以及加快扩建无人智能工厂,目的就是要抓住机会,降低对产业链的依赖,并且提升技术差异化,从而让用户改变对小米品牌的原有印象。
尤其在新能源汽车方面,雷军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有一点需要肯定的是,小米和顶尖品牌存在差距,但也有优势,小米手握智能手机的优势,也就是掌握了所有新赛道的硬件入口。区别于其他单一智能手机厂商,小米的综合竞争力更强。
更何况,小米有雷军掌舵,除了拥有丰富的和世界一流企业对抗的经验外,雷军还亲力亲为,每周都坚持北京-上海往返全力造车,就冲这一点,小米汽车就值得期待!希望小米的高端之路能够早日成功!
华为不是孤军奋战!国内科技“巨头”正式官宣:申请华为专利无效化!
小米是科技巨头,你搞笑吗!
蹭!蹭!蹭!蹭!蹭!蹭!瘊群怕冷那有热度往哪蹭,改个logo都得花2000000请日本鬼子原研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