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长寿的帝后并不鲜见,但能够携手走过金婚的却屈指可数。而宋高宗赵构与吴皇后这一对,正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的爱情故事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展现了59年的相伴相随,令人感叹不已。
故事的开端要追溯到1128年,那一年,年轻的吴氏被选入宫中,成为宋高宗赵构的侍女。吴氏出生于河南开封的一个武术世家,自小习武,身手不凡,且容貌出众,宛如一朵娇艳的花朵。此时的赵构,正处于南宋建立之初,面临着金国的威胁,王朝的命运岌岌可危。
赵构虽是南宋的开国皇帝,但他性格软弱,常常感到无助。就在他逃亡的日子里,吴氏身披铠甲,手握宝刀,始终陪伴在他的身边。她不仅是赵构的护卫,更是他心灵的依靠。一次,在漂泊的船上,突然跃起一条鱼,赵构因惊吓而愁眉不展,吴氏却轻声安慰:“此周人白鱼之祥也。”这番话让赵构心中一亮,随即为吴氏封为和义郡夫人,后又晋升为才人。
吴氏深知赵构喜爱文墨,因此在侍奉皇帝的同时,努力读书练字,渐渐地也成为了文采斐然的才女。她的豪爽与大气,令赵构愈发将她视为知己,最终将吴氏册封为贵妃。然而,吴氏的地位并未止步于此,因为赵构的结发妻子邢氏与生母韦太后当时仍在金国为俘,未能归来。
直到1142年,韦太后回到南宋,吴氏对她孝顺有加,亲自照顾她的饮食起居。韦太后看到如此体贴的儿媳,心中十分欣慰。为了迎合韦太后的心意,吴氏还特意命人绘制了一幅《古烈女图》,并在宫中悬挂“贤志”的牌匾。这些举动深得韦太后的欢心,使她在苦难的岁月中找到了些许安慰。终于,在韦太后的支持下,1143年,吴氏被正式册立为皇后。
然而,命运并未对赵构和吴皇后太过眷顾。赵构唯一的儿子在逃难途中病逝,此后再无子嗣。为了延续皇室的血脉,赵构只好在宗室中收养了两个孩子,赵伯琮和赵伯玖。吴皇后对赵伯玖倾注了无尽的关爱,甚至在张贤妃去世后,将赵伯琮也一并抚养。她将这两个孩子视如己出,倾心相待。随着时间的推移,吴皇后发现赵伯琮的才华更为出众,便积极劝说赵构将他立为太子,改名为赵春。
1162年,赵构将皇位传给了赵春,自己则退位成为太上皇,吴氏被尊为寿圣太上皇后。此后,她先后见证了孝、光、宁三朝的兴衰。每一位皇帝都对吴氏尊重有加,孝顺有加,吴皇后凭借多年的经验,成为了年轻皇帝们的坚强后盾。
吴氏的性格刚强,经历了四位皇帝的朝堂风云,却始终不干预政事,赢得了朝廷上下的尊重。她用智慧与慈爱,温暖着身边的人,成为了历史上难得的贤后。
1197年,吴氏病逝,享年83岁,谥号“宪圣慈烈皇后”,安葬于永思陵。她的故事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后人传颂的佳话。吴皇后与宋高宗赵构的金婚传奇,不仅是爱情的见证,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铭刻在历史的记忆中,永不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