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春天一个意外的消息让38岁的央视主持人劳春燕喜忧参半。
怀孕!这个来得有点"不是时候"的小生命,让她陷入了艰难的抉择。
此时的她刚刚在央视站稳脚跟,事业正要起飞;而为了追逐这份事业梦想,她已经和深爱的丈夫分居了将近三年。
面对镜头和母亲这两个角色的抉择,这位优秀的女主播究竟该何去何从?
而这一切背后她到底在追寻着什么?
面对人生的重大抉择,劳春燕的坚持并非偶然,这一切都要从她的"星爸"说起。
在绍兴这座江南小城,小春燕从小就被爸爸的职业深深吸引。
每当爸爸扛着相机出门采访,她就会趴在窗前翘首以盼,等着听爸爸带回来的新故事。
"我们家的小记者",这是邻居们对她的昵称。
而这个1972年出生的江南小姑娘,可不是一般的爱学习。
在别人玩泥巴的年纪,她就抱着书本坐在角落里,成了名副其实的"别人家的孩子"。
问起她最喜欢干什么,她会眨着大眼睛说:"我想当一个像爸爸一样的记者!"
功夫不负有心人,高考时她一鸣惊人,以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了复旦大学新闻系。
要说这姑娘的实力可不是盖的,在校期间简直就是开了外挂。
不仅在校刊上频频发表文章,还靠实力拿下了复旦电视台主持人的职位。
别人羡慕她是学霸,却不知道她付出了多少努力。
上课听讲、泡图书馆、练习主持,她的大学生活根本没有周末这个概念。
这样一位宝藏女生,自然成了各大媒体争抢的香饽饽。
最终她选择扎根上海电视台,开启了自己的主持人生涯。
但谁能想到这只是她传奇人生的开始。
在上海电视台打拼的日子里,劳春燕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
谁知道在2004年的一个采访任务,却让这位31岁的女主播遇到了命中注定的那个人。
那天一位戴着眼镜的绅士走进了演播室,优雅的气质一下子吸引了她的目光。
"您好我是裘正义。"他彬彬有礼地自我介绍。
这一刻时间仿佛按下了暂停键,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
更让人惊喜的是,这位裘老师居然也是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的高材生,还是个法学博士。
他们的对话从专业切入,却在不经意间走进了彼此的内心。
这对文艺青年的约会地点可不一般,图书馆成了他们的"专属约会圣地"。
没有电影院的浪漫,没有餐厅的烛光,只有书香和咖啡的味道。
但正是这种独特的相处方式,让两颗相似的心越靠越近。
然而就在他们婚后准备开启幸福生活的时候,央视抛来了橄榄枝。
对于一个怀揣梦想的主持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劳春燕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既想抓住事业的机遇,又不舍得刚组建的小家。
让她感动的是裘正义给出了最暖心的答案:"去追寻你的梦想吧,我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
就这样一段长达十几年的异地婚姻开始了,这对新婚夫妻踏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幸福之路。
带着丈夫的支持和祝福,劳春燕独自踏上了北漂之路。
初到北京的日子并不好过,为了节省通勤时间,她只能租住在条件简陋的小屋里。
北方干燥的气候让她的嘴唇总是开裂,但她从不在镜头前露出疲态。
每天回到家她都会看着丈夫送的那袋家乡泥土发呆,这是他为了帮她缓解水土不服特意准备的。
虽然这个"偏方"听起来有点土,但却让她感受到了满满的爱意。
从法制栏目做起,她像海绵一样拼命汲取各种法律知识。
没有法律背景怎么办?买一堆厚重的法律书籍猛啃。
主持风格不够成熟?天天对着镜子练习表情和语气。
就这样她一步一个脚印,终于在央视站稳了脚跟。
2009年命运给她出了一道难题。
38岁高龄怀孕的消息来得猝不及防,但她选择了最艰难的那条路——坚持工作到临产前。
生下孩子仅仅三个月,她就重返工作岗位。
这一次默默支持她的除了丈夫,还有双方父母。
裘正义毫无怨言地承担起了照顾孩子的重任,让她能够专注于事业发展。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相继主持了《中国法治报道》、《今日亚洲》等重要栏目。
2013年她终于登上了梦寐以求的舞台——《焦点访谈》。
荣获"金话筒"奖的那一刻,她的眼泪止不住地流,这是付出与坚持的最好回报。
每次通过视频看到儿子蹒跚学步,她的心里都会泛起阵阵心疼。
但她知道自己选择的路,就一定要走到底。
光阴似箭转眼间劳春燕已经52岁了。
如今站在央视舞台上的她,依然优雅从容散发着成熟女性特有的魅力。
当年那个"不是时候"的小生命,在父亲和祖父母们的悉心照顾下,已经长成了懂事的大孩子。
为了弥补亏欠她终于决定把儿子接到了北京,开启了真正的母子相处时光。
让她欣慰的是儿子不仅没有怨恨她的缺席,反而像爸爸一样全力支持她的工作。
十几年的两地分居,说起来简单但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其中的酸甜苦辣。
有人说她"不懂顾家",但她的丈夫裘正义却说:"支持她追逐梦想,是我最正确的决定。"
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个为了梦想北漂的女孩,如今已经收获了最好的答案。
既要事业有成也要家庭幸福,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她做到了。
或许人生最大的幸福,不是事业和家庭的完美兼顾,而是遇到一个懂你、支持你的人。
用自己的坚持换来了事业的辉煌;用丈夫的成全,守护了婚姻的美好。
这就是劳春燕和裘正义的爱情故事,平淡却又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