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飘香千年,浸润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从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到寻常百姓的喜怒哀乐,酒早已融入中华文明的血液之中,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
而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贵州习酒,以其独特的品质和文化内涵,正逐渐从赤水河畔走向世界舞台。
它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这其中又蕴藏着怎样的故事?
让我们先将目光投向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
酒文化,源远流长,与文学艺术、医疗卫生、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交相辉映。
它不仅是一种物质存在,更是一种精神象征,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信仰和价值观。
习酒,正是这种精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它以自身独特的魅力,向世界展现着中国白酒的文化精髓。
习酒的根,深深扎在黔北高原赤水河的中游,二郎滩渡口。
这里依山傍水,风光秀丽,孕育了习酒独特的品质。
占地近6000亩的厂区,1.2万名员工辛勤耕耘,每年生产超过5万吨优质基酒,并拥有18万吨的基酒贮存能力。
如此庞大的规模,正是习酒实力的体现。
“君子之品,东方习酒”,这不仅是一句广告语,更是习酒企业文化的核心。
习酒秉持“崇道、务本、敬商、爱人”的价值观,不断创新,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智慧、美丽的现代化酒企。
它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君品文化”的深刻内涵,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
习酒的成功并非偶然。
它对品质的坚守,对工艺的传承,是其成功的关键。
两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荣膺第三届“贵州省省长质量奖”、第十八届“全国质量奖”、“亚洲质量卓越奖”等一系列荣誉,便是最好的证明。
这些奖项不仅是对习酒过去成绩的肯定,更是对其未来发展的鞭策。
除了对品质的追求,习酒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回馈社会。
它曾获得“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全国优秀社会责任企业”、“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突出贡献者”等荣誉,彰显了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习酒的公益之路,也体现了其“君品文化”的另一面。
自2006年起,习酒连续16年开展“习酒·我的大学”大型主题公益奖学活动,累计出资1.2亿余元,帮助近2万名优秀学生圆梦大学。
2022年的“贵州习酒筑梦奖学金”项目,更是延续了这一善举,为莘莘学子插上梦想的翅膀。
习酒的公益行动,不仅温暖了人心,也为社会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习酒的未来,充满希望。
在党的领导下,在贵州省“四新”主攻“四化”战略的指导下,习酒将继续发挥赤水河流域的产地优势,坚持质量至上,坚守“发展、生态、安全”底线,朝着“百年习酒,世界一流”的企业愿景迈进。
从赤水河畔到世界舞台,习酒的旅程仍在继续。
它以品质为基石,以文化为灵魂,以责任为担当,谱写着中国白酒的辉煌篇章。
未来,习酒能否继续保持这种势头,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