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上山祭扫,几乎都是阴雨绵绵,今年的清明节却是阳光明媚、春意盎然。
镇江九华山高崇寺,始建于唐贞观13年(公元639年),重建于1995年,2001年开光。

寺里有四株银杏树,树龄 310多年,枝繁叶茂。每到秋末冬初时,遍地金黄。有人说银杏树是“中式”菩提树,但菩提本无树,拈叶一笑。

高崇寺是地藏菩萨道场,沿着寺内石阶拾级而上,便是地藏殿,大殿里传来整齐的诵经合声,不知是做佛事还是做法事?

四周群山环抱,环境清幽。不同于镇江金山寺的名气、焦山定慧寺的灵气,高崇寺多了些仙气。
深山藏古寺,云里听梵音,登台观山景,心中悟禅意。这个鲜为人知的古寺,在悠悠时光里,静守一份淡然。

观景平台,位于地藏殿旁。台下石壁刻有四句偈:身似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对照唐代高僧神秀的四句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我发现改动了两个字,是失误吗?


《坛经》记载:一日,禅宗五祖弘忍(602-675)唤众弟子各作一偈(jì),欲传衣钵。
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的诗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以菩提树与明镜台比喻弟子自身心性洁净,但仍然要时时注意修身养性,摒除各种尘俗贪欲杂念,使心性永远保持洁净。
另一弟子惠能不识字,针对神秀的《无相偈》有感而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对神秀偈彻底否定,一众皆惊。
五祖对神秀说:“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惠能继为第六代祖,神秀却成了北宗一派的开山祖。
台下石壁上的四句偈:身似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许是对寺内明镜台(观景台)、菩提树(古银杏)的应景解说。此处 20个字,改动了两个字,均改为“似”,有别于神秀偈,应是高崇寺高僧的参悟,刻意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