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还能改变我们的命运吗?即使在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时代,依然能

路生观史 2023-06-06 16:18:36
高考还能改变我们的命运吗?即使在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时代,依然能

高考还能改变命运吗?我对此的回答是:即使在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的时代,依然能。而对此持反对意见的人的说法是:不能。原因是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在很多学科上要比我们人本身考得好,比如法律、物理、化学等等,懂得公式和程序的机器人要比人厉害出很多。所以,这些人结论是,将来会是学渣的天下而不会是学霸的天下,因为学渣不按“套路”出牌,没有公式和程序,机器人“斗”不过他们。而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学霸,非学渣,机器人击败他们应该是分分钟的事情,何谈通过高考改变命运。

我不想在“能”与“不能”之间说很多的纠缠和辩论,只想说说高考是怎么来的。高考就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参加考试的对象一般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计划和扩招,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说白了,就是大家通过这种考试,争取个上大学、上好大学的机会。我国现代高考制度的建立,有这样两个重要来源:一是科举制度所形成的传统考试思维和价值;二是西方现代考试制度的模式和手段。这就是,我们的高考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于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科举”即“分科举人”,也就是“分科目选举人才”。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二百余年。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都是定期举行的。唐朝科举与宋初科举每年举行一次,宋太宗时期改为每一年或二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改为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

唐朝科举考试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明算(数学)等多种科目,考试内容有时务策、帖经、杂文等。宋朝科举考试有进士、明经科目,考试内容有帖经、墨义和诗赋,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明清科举改为考八股文。

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之初,显示出生机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远射、马射、步射、平射、筒射、马枪、摔跤、举重等。

关于科举制的首创时间史学界存在争议,有汉朝、隋朝、唐朝多种说法。这个,我们也不去争论,重要的是,从周代开始,朝廷就以“乡举里选”的方式,由“乡老”(族长)等选拔本乡土的贤士,经过地方长官的层层上贡,直达中央。到了汉朝,提拔民间人才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察举和征辟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推荐和招聘。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在南朝齐时,秀才科的策试开始有了明确的规定,“五问(合格)并得为上,四、三为中,二为下,一不合与第。” 考试成绩分为上、中、下、不及格四等,而不及格者“不合与第”,不予授官。这说明考试已经比过去严格得多。也说明在有科举或者科举正式产生之前,各朝也都在考,只不过考试的内容与形式不同而已。而所谓策试就是以对策试士,策,就是写在简策上的试题。

1904年,清政府在张之洞等人的主持下颁行了《奏定学堂章程》。1905年,科举考试制度寿终正寝,从此中国现代高考制度登上了历史舞台。1936年,全国已经有100多所大学,当时的高考制度是各所高等学校自主组织命题,学生可以选择报考多所大学,也可能同时被多所大学录取。1952年,中国建立起来全国统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统一高考招生能更好的显示出公平,也适应了当时国家快速选拔人才的需要……现在说这些,颁行《奏定学堂章程》背后的故事让人泪目。

首先是八股文。也称制义、制艺、时文、八比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八股文章就“四书五经”取题,内容必须用古人的语气,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而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的高低等也都要相对成文,字数也有限制。所谓“八股”是指文章的八个部分,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气说话,四副对子平仄对仗,不能用风花雪月的典故亵渎圣人,每篇文章包括从起股到束股四个部分。

这种东西就像我们今天训练智能机器人一样,把人训练成了机器,结果发现“八股”训练出来人有很多事都不会干,被训练成了“书呆子”,导致整个国家落后挨打了。接着玩下去恐怕不行了,得改一改了。

伴随这种想要改革的史实是鸦片战争。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乔治·懿律、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古老的中国的大门被侵略者的坚船利炮给血淋淋地敲了开来,一些开明的士绅开始意识到引进西学的重要性。

应该说在这个过程首先站出来的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代表。魏源。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正确口号,认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把学习西方的“长技”提高到关系国家民族安危的大事来认识,使之在当时社会上发生了振聋发聩的重大影响。针对当时封建顽固派把西方先进的工艺技术一概目之为“奇技淫巧”的无知,他指出——

“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必须认真加以学习,而不能盲目自大,自甘落后。

为此,魏源提出一套具体方案,不但包括了官办军事工业,改进军队武器装备的内容,而且提出了兴办民用工业,允许商民自由兴办工业的主张。其中包含了例如:“量天尺、千里镜、龙尾车、凤锯、水锯、火轮舟、自来火、自转碓、千金秤之属,凡有益民用者,皆可于此造之”,主张以后“沿海商民,有自愿仿设厂局,以造船械,或自用,或出售者,听之”。他还倡议“立译馆翻夷书”,并“于闽粤二省武试,增设水师一科,有能造西洋战舰、火轮舟、造飞炮火箭、水雷奇器者,为科甲出身”,以奖励科学发明。

后来,朝廷和一些开明人士基本上是按照他的思想办了,所以,也就有了在重重阻力之下的科举改革,甚至废除。怎么改呢?用今天的话说其实也很简单,即:我们不能再一味地学四书五经以及仁义理智信中的被称为儒的“道”了,不能光有思想意识形态的东西,得来点实用的技能,类似于我们今天说的不能光有普通高中,还有些职业中学,得让人学点技术、技能,一来可以让自己有门谋生的手艺,二来可以从事一些技术方面的工作,为国家做些直接的、实用的、能够看得见和摸得着的贡献。更直接一些地说,不是要在办四书五经的学校的同时,也得搞一些技校。

因此,在1905年,在强邻环侍、亡国压力日增的情况下,有了张之洞的《会奏请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他说:“故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停科举始。”之后科举被“立停”了,作废了。

然而,废除了科举不等于废除了考试。考试被我们从古运行至今,似乎还没有人能发明一样能被它更为先进、科学、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手段,所以,考试应该是选拔人才不变和永恒的一种手段,怎么培养和怎么考才是关键。我们今天的高考亦是。所以,它怎么就不能改变命运呢?一方面是可以通过考对自己多年的学给一个体面的交代,另一方面是通过考进而被选拔,可以有岗位有平台进而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啊。

这时候,人工智能的机器人考得比真人好或者坏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因为,那是在考机器而不是人,机器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是机器,我们是人,我们得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学和考都是为了我们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素质,把自己活得更像个人,而不是机器,或者智能的机器。截止2023年02月22日,全球人口总数为7898236143人。那些制造机器人的人,声称他们要在未来造比7898236143人更多的机器人,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想把这个世界变成机器人,但他们也应该明白,这个世界无论到了什么时候,也都是人的。

的确,机器人的野心很强大,但它也只能是机器人的野心,没有人会因为机器人在一些学科考了第一,而把它当作人才,现在不会,将来更不会,它不过是被利用的工具而已。学习是人类存活的共同需要,考试因此是人类社会的必须,机器人考第一,不代表人类的学习活动没用了,更不代表人类的考试活动没意义了。相反地,人类的学习活动应该更紧迫,考试在今后一定会更严格、更全面、更公平。面对这些,机器人也只能在墙角里傻笑。

还说什么呢?在机器人的傻笑,一年又一年的高考又开始了。

0 阅读:8
评论列表
  • 2023-06-08 21:37

    高考就是现代社会分层的最大手段,你说有用没用[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