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数次上调起征点与增加抵扣项目,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起码也是中等收入以上的了,不知道各位看官是否在此列中哦?而且因是累进税制,也就决定了高收入群体越大个税收入就越高,所以从收入多少又能侧面观察到一个地区中高收入人群的规模或经济发展水平的,大家对此应该能认同吧。
本文就收集整理了国内城市个税收入十强,大家来看看名单是否如您所预料,是否能代表现阶段中高收入群体聚集度最高的十座城市。

毫无悬念的是上海、北京与深圳这三个目前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最高、产业最先进发达、中高薪群体最多的城市在个税收入上是非常突出的,但没想到的是三大都市的收入规模对其他城市的领先幅度能有这么大,及三城之间也有着巨量差值。
上海市2024年度个税收入达到了2365亿,比其次的北京市高了4百多亿,深圳则还不到1300亿而只有上海市的半数多一点,然而就算如此深圳的个税规模对其他城市也都是碾压状态的,居第4位的杭州市只有610多亿而还不到深圳半数。

上海、北京虽然人口规模更大、高薪岗位更多但也不至于个税收入能高出深圳这么多吧?同理,深圳也不至于对杭州、广州等城市能形成如此大的优势。
形成这样的态势主要还是个税收入具有极强总部效应所引发,大部分分支机构与分公司的薪酬发放都是由总部城市出账,个税也就在总部城市缴纳而对该地的收入规模有非常多加成。深圳是全国性总部城市之一,这也使得它的个税规模远超了其他城市,但总部效应又不及上海、北京因此同时也被后两大都市碾压。

所以要从个税收入来观察各城市的中高收入群体规模,还要对城市功能性有所区分的,尤其是要考虑到沪京深三城有总部效应加成而不好与其他十强城市直接比较。
那为何杭州能比广州市的493亿高出百多亿而高居第四呢?这主要得益于杭州近十年来新经济的高速崛起,从它的上市公司数量也同样可居全国第4也能体现出来,而互联网企业是高薪岗位非常突出的,再加上上市公司高管的个税缴纳,能不大幅提升全市个税收入吗?

这也就能理解苏州、宁波这两座城市虽然城市能级偏低但个税收入却都分别有356.8亿与337.8亿这么大规模了,要比成都、南京、天津等市都要高而可分别位居第6和第7位了,除了两市的民营经济发达而有更多的经营性、财产性个税收产生外,也都拥有庞大的上市公司数量也是很大的加成,这些公司的中层以上以上群体的个税缴纳是一个城市工资性个税收入最主要构成。
所以说从个税规模还是能观察到各城市的经济活力的,杭州、苏州与宁波等就是最好的例子。

像成都虽然经济体量大,人口规模更是突破2千万,但个税收入只能以322亿居第8位,与杭州、苏州与宁波相比的话强度确实要低不少的;南京与天津虽然都还不到3百亿而分据第9和第十位,但也要比武汉、重庆等GDP总量更高许多的城市要高,尤其是重庆偌大个人口与经济总量,2024年度个税收入还不到2百亿,足见其经济发展水平确实还是明显偏低的哦。
所以说虽然个税不能反映民富水平但体现城市的发展水平、经济活跃度还是能比较到位的,大家说是吧?
来看下表,各位来具体了解十强省市2024年度的个税收入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