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这位河北省委书记,是他保住了最后一个人民公社——周家庄

墨醒泪满时 2024-12-20 12:07:47

李尔重晚年任中共河北省委书记、省长。在其即将离休时,作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按照当地百姓的意愿,维持河北省石家庄市晋州市周家庄乡原本的“人民公社”的集体经济。

当时,在凤冈县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取得了实效之后,中央便下达了“一号文件”要求在全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时任周家庄公社党委书记的雷金河对此不以为然,因为相比较于其他地区,周家庄的集体经济一直以来开展得都是很好的,并且正是因为有了人民公社和集体经济才改变了以往周家庄贫穷落后的面貌。

因此,周家庄公社的党委书记雷金河认定,只有继续实行农村合作社的生产形式,才能保证周家庄在未来依旧能够人人有饭吃。

于是雷金河和当地的大队队员在1982年11月30日这天,通过公决的形式,一致表态:“不分田、不包干、不单干、还是集体干”。

并且这天,生产队上的两百七十四户在表达不单干的意见书上均签了字并按上了手印。

这天,周家庄大队上的人,就如同当年安徽凤阳县的村民支持分田一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选择了未来的命运。

虽然有了大伙儿的意见书,但是雷金河却不能就此拒绝执行中央下达的政策,想要保住公社于大队,就必须有省委书记的同意。

得到省委书记李尔重的支持

于是雷金河带着这份大会按了手印、签了字的意见书来到省委,求见时任省委书记的李尔重。

李尔重是1914年生人,原名李育三,在1929年秋就加入了共青团。后来一直在敌后做工作,是一位久经考验的老党员。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李尔重加入了八路军晋南干部学校,后在河北民军做统战工作,任民军副总指挥王长江的政治秘书。

后来李尔重一直转战晋地多处,一直做一些敌后的统战、宣传方面的事情,抗战结束后李尔重去到了东北,后任民运部长、铁道兵团党组成员、宣传部长等职务,参加过辽沈、平津两大战役。

1949年5月,李尔重随着部队来到武汉,先后做过武汉市委宣传部长、第二书记等职务。

1956年开始,历任政协武汉市一至三届委员会主席,后又任中共中央中南局常委、宣传部长、中共海南区党委书记、中共陕西省委常委书记、中共河北省省长、省委书记。

当年,雷金河找到李尔重的时候,李尔重其实完全可以置之不理,毕竟执行中央的一号文件在当时全国都是大事,大家都觉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要比原来的集体经济政策要好。

但是看到雷金河拿着公社队员们签字、按手印的意见书,顿时也来了责任感,在这个大家都想打破大锅饭制度的时候,居然还有人希望维持人民公社的体制,李尔重确实想听雷金河好好说道说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于是李尔重便招待雷金河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面畅谈了一番,听听雷金河对于人民公社的看法,以及未来对如何发展周家庄的一些规划。

这天,在李尔重的办公室,雷金河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讲述了当年周家庄是如何从因为人民公社制度从过去贫穷落后的面貌一步步发展成为后来的模样。

通过雷金河的讲述,李尔重认可了周家庄这些年来通过人民公社与集体经济取得的成就,并且不同于其他地方,周家庄在过去的时间里面实实在在地执行了毛主席那个年代农村集体经济的实践道路,取得的成就可都是实实在在的。

在听闻雷金河对于周家庄过去发展道路的描述之后,李尔重又问道周家庄对于未来有没有发展的计划。

雷金河接着从如何加强农业技术革新到如何引进生产设备,提高土地的产出率,一直讲到如何发展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如何高效地发展果树种植和养殖业。

最后雷金河还专门提到了如何强化工分制度,去和提高社员的积极性,加大医疗、教育方面的投入以确保社员福利的各种规划。

听到这里,李尔重频频点头,这是对周家庄未来规划的认可,也是对周家庄人能够一如既往地践行农村合作社体制的认可。

最终,雷金河说服了李尔重,李尔重将周家庄的情况报了上去,经过中央的研究,决定在周家庄保留合作社制度。

于是就这样,周家庄成为了我国最后一个人民公社。只不过“公社”改名为“乡”,雷金河任乡党委书记兼乡农工商合作社社长。

周家庄——集体经济下的新农村

这回,终于算是保住了周家庄乡的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制度,那么接下来的时间里,周家庄乡会如何进行发展呢?

1982年年末,周家庄公社成立了全省第一座农民文化宫、在内设立了文化中心站、影剧院、图书馆、讲座室、游艺室、广播室、浴室、灯光篮球场、游泳池等基础设施。

同时在雷金河主持的党委会议上通过全社建设新农村的规划,包括新建道路、民居、建设政府、合作社、医院等基础设施建筑的方案。

并且还专门制定了年老社员实行津贴制、农村干部退休制度、对五保户、残疾人的补贴制度等一系列的福利政策。

1983年,周家庄乡的新农村建设正式开始,党委会要求书记、队长带头拆掉自己的旧房建新楼房、以此带动了群众,推动了周家庄乡新农村建设的落地。

1984年,63岁的雷金河主动请辞退休,并让雷玉良接任乡党委书记,随后又提拔了一批年轻的干部。

此后,周家庄乡继续维持集体经济的方式,在过后的几年时间里使得周家庄乡大变样,干得比那些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地区还要好得多。

1985年,全乡(社)有牛二百一十六头、马两百六十匹、骡二百四十匹、驴三百一十头、猪两千四百三十七头、羊一百零八只。

这年的《河北日报》发表了通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明乡——晋县周家庄乡开展两个文明建设的调查》,同年周家庄乡被授予了“文明乡”的称号。

周家庄乡用事实证明,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一样可以建设一个生机勃勃,物质和精神双文明的现代化新农村。

并且,与其他地区相比,保持了集体经济制度的周家庄乡有着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天然优越性。

与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一样的优势

1990年,全国棉花生产出现了严峻的形势。

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原本的棉花种植地因为分田单干后地块过于零散、个体户考虑到棉花种植费工费力、病虫害难除等原因,考虑到个体种植的边际成本过高等原因都不愿意种植棉花。

并且当时这种情况在全省愈演愈烈,政府显然难以完成当年的棉花收购任务。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换作其他地区显然是难以化解的。

而晋州市却因为有周家庄乡这个最后的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基地作为支撑而安然度过。

当时晋州市政府找到了周家乡(社),希望周家乡(社)能够为市里面分忧,多承担一些棉花种植的任务。

雷玉良在接到晋州市政府的请求之后立即召开了党委扩大会议,最终决定当年拿出一般的耕地来种植棉花,以保证国家当年对于棉花的收购任务。

一开始,事情挺顺利的,但是到了八月的时候,异常自然灾害降临了。大约七千多亩地的棉田出现了棉铃虫害,农药基本喷洒也没有任何的效果。

按理说,一般农户遇到这样的情况基本能够确定是血亏无疑了,但是周家庄乡再次发挥了集体经济的先进性。

在乡党委的号召下,两千五百多名社员下到棉田里面手工除虫,然后对残留的幼虫再进行农药除虫。

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周家庄乡的棉花保住了,确保了当年政府的棉花收购任务的顺利完成,并且还剩余了大量的棉花。

一些游资看中这些多出来的棉花,准备前来收购,最终雷玉良却拒绝了高价收棉的游资,将棉花平价卖给了国家。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的周家庄乡已经成为了当初实行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时人们对于社会主义农村想象中的那个样子。

2022年,周家庄乡(社)集体公共积累达到了8.6亿元,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万元左右,并且周家庄的社员退休之后还能拿到数额可观的养老金。

各种福利设施完善,上学、用电、合作医疗、残疾保障等方面均优于其他地区。

或许当年的李尔重自己都没想到,自己保下来的这最后一个人民公社,如今能够有这般的成就。

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自有其优越性,或许这也对中国目前面临的新“三农”问题,能够给予一定的启示,感谢李尔重为今天的中国农村留下了这样一个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样板”。

30 阅读:4012
评论列表
  • 2025-01-19 15:29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