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们分享了202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如果以上海为100的话,有256座城市不到上海的60%,还有39座城市甚至不到上海的40%。
所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仍然是当下发展的重点。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提高居民的收入?
有网友说要落实五天八小时,但第一个反对的是产业工人,他们更多时候依赖加班工资,才能维持自己和家人基本的生存。
也有网友说,要将法定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5千元。企业主一定会表示反对,因为这会明显拉高企业的运营成本、导致客户流失、企业破产、员工失业,达不到预期效果。
法定最低工资标准设置的初衷,是维护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的合法权益,保障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
显然,按照上海2690元的标准、以及深圳2360元的标准,不加班、没有第二份工作、也没有其他劳动技能,能够到手的收入,维持自己的生存都很困难,别说养活家人了。
所以这份标准,看起来与设置的初衷不符,有改进的必要。如何改进?改进到多少适合呢?
我们以法定最低工资标准为基准,计算得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法定最低工资的倍数,观察需要改进的幅度。
数据显示,不包括数据缺失的城市,按照最新且本辖区最高的法定最低工资计算,全国各地城镇人均收入是法定工资的倍数,分布区间为1.2倍到3.1倍不等。如果是1.2倍,说明当地人均收入水平,与法定工资区别不大,大家不用加班,也能达到不错的收入水平。从分布看,1.2倍到1.5倍的城市,大多分布在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和河南等地。
这种现象,一方面与加班少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本地人均收入水平不高。
29座城市在2.5倍以上,即如果基本工资仅为当地的法定最低工资标准,为了达到平均收入水平,要通过加班才能实现。
得加多少小时的班呢?按照晚上1.5倍算,需要法定工作时间的同等时间(168个小时)才能达到。算上周六周日的双倍工资,可能需要一半多的加班时间(70个小时以上),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这29座城市,基本分布在广东珠三角、浙江、江苏和福建等外来人口较多的发达省份。
所以,提高法定工资标准,可以让大家的收入水平更高,但会进一步拉大与中西部的差距。
如果不提高法定工资标准,财富又如何能从富人流向穷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