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初,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子?社会风貌发生了哪些变化?最好的答案,就是看那个年代拍摄的老照片!
只有极其少数的外国人进入中国,而拥有照相机的外国游客就更少了。都说摄影师马克·吕布是最早进入新中国的西方摄影师,其实并不是!
在马克来华的前两年,有一位名叫Charbonnier的法国游客,也背着徕卡相机来到中国拍摄。
Charbonnier的拍摄足迹,先后抵达中国的北京、香港、上海、鞍山、无锡和广州。下面,就一起来欣赏一下,他在这些城市拍摄的罕见照片吧。
很少人有条件去照相馆拍照,当时很多流动照相师傅,在街头摆一张背景布,就可以拍照留念了。这张照片的背景布,是北京天安门,那个年代去天安门旅游是很多人的梦想。
鞍山是中国的钢铁重镇,照片中的工人,正在生产加工“工字型”钢材。当年的东北,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经济十分强劲。
中国的城市街头风貌。那个年代大街上,几乎很难看到轿车,只有大货车和公交车,骑自行车的人都还比较少。城市已经通电了,但农村大多尚未通水通电。
导师画像不是印刷出来的,很多都是画家一笔一划画出来的。
街头上的黄包车已经不是脚力车了,而是改为三轮单车了。
职业划分没有现在那么复杂,5个字就可以分类清楚:工农商学兵。那个时候,能当上工人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
中央电视台还没成立,市场上也买不到黑白电视机。那个时候的人,喜欢现场看戏剧,北方人爱听京剧,南方人爱听采茶戏、黄梅戏。
当时的物流和冷藏技术不够发达,人们大多只能吃上本地的蔬菜和水果。像照片中这样,算丰盛的晚餐了,属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
很多人从未见过外国人,也没有见过照相机。当这位法国游客拍照时,很多中国人十分好奇,这玩意居然能照相?背景中有不少国营商店:杨兴记、中国皮革商店、友联铜笔修理店。
以上就是七十年前的中国,往事如昨的中国,经历过的人已经七八十岁了,如果他们有幸看到这批照片,会产生怎样的怀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