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2月10日,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在法国巴黎开幕。此次峰会吸引全球10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和科技巨头代表参会。在峰会正式开幕前,在该峰会框架下进行的“人工智能行动周”活动已于当地时间6日开幕。据悉,此次峰会将重点关注开源技术、清洁能源、在全球人工智能市场中缓解劳动力中断等议题。
人工智能行动峰会(资料图)
全球30多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或高级别代表出席了本次峰会。据环球网2月18日报道,当天,包括法国、中国、印度、欧盟在内的61个签署方共同发布《关于发展包容、可持续的人工智能造福人类与地球的声明》(巴黎人工智能宣言),承诺将以“开放”“包容”和“道德”的方式开发这项技术,但美国、英国拒绝签署。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AI(人工智能)发展,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应用,取得了显著成绩。
此外,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还可在多个领域为世界提供新选择。例如,在数据治理方面,中国可以分享自身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的经验;在算法伦理方面,中国可以提出符合发展中国家利益的伦理准则;在国际合作方面,中国可以倡导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AI合作框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另外,英国前首相约翰逊12日出席了在迪拜举行的世界政府峰会,接受凤凰卫视独家采访,回应了英国未签署巴黎人工智能宣言的问题,称这个决定“充分体现出英国脱欧的优势”。他当天还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加沙相关言论作出回应。
法国总统马克龙(资料图)
据报道,美国政府没有对拒签声明做出解释,不过参会的美副总统万斯在峰会演讲时,直言不讳称要在人工智能领域推行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由美国主导芯片、软件和规则,同时批评称欧洲“过度”监管。虽未直接点名,但万斯却强扯中国,渲染与之合作威胁国安。
东道主、法国总统马克龙更在随后的演讲中强调人工智能的国际治理,被认为是对万斯言论的直接回应。
峰会期间,各国代表围绕人工智能的诸多关键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此次峰会由法国和印度联合主持,议题涵盖开源技术、清洁能源、缓解全球人工智能市场劳动力中断等。峰会期望推动尽可能多的国家签署一份关于AI“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联合声明。然而,这份根据已卸任的拜登政府意见起草的声明草案,却因缺乏实质性内容,尤其是未涉及AI安全风险等关键问题,而饱受批评。
人工智能行动峰会(资料图)
法国总统马克龙直言AI治理需要合作而非分裂,欧盟也宣布投入2000亿欧元推动本土AI发展,试图在美中之间开辟“第三条道路”。从经济层面看,欧盟通过资金扶持和监管框架吸引企业落地,避免沦为中美技术附庸;从政治层面看,欧盟以“价值观联盟”团结发展中国家,对冲美国单边主义的影响。巴黎峰会揭示出一个残酷的现实:当技术竞争超越合作逻辑,全球治理可能沦为权力博弈的牺牲品。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会上还提到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他说:“欧洲如果继续对AI领域失察,将付出沉重的代价。”这话虽然带着点悲观,但也道出了欧洲目前的尴尬处境。毕竟,现在的AI舞台上,欧洲早就被中美甩得远远的了。如果不努力追赶,他们很可能最终只能成为AI技术的消费者,而不是开发者。这场巴黎AI峰会虽然结束了,但AI领域的竞争才刚刚开始。中国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美英的“独行”则暴露了未来合作中的巨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