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现在有两块智能手表摆在大家面前,其中A手表采用知名双核处理器,官网标注能识别大约20种运动模式。B手表的主控型号则完全不明,但号称能支持100多种的运动模式识别。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大众消费者”而言,大家的第一反应会觉得哪款智能手表更高端呢?
很显然,在上面的这种情况下,可以支持更多“运动模式”的那款手表,会更容易得到大多数消费者的赞誉。但问题在于,追求可识别“运动模式”数量多寡真的有意义吗?
支持那么多运动模式真的有用吗?结果可能不太靠谱
可能有的朋友会觉得,对于依赖智能手表来作为日常锻炼监测设备的用户来说,他们自然会希望手表能够支持自己日常习惯的运动项目。如果没有,这些用户当然就有理由认为,这样的手表对于自己“不够实用”。
但问题在于,大家怎么就能肯定,手表上给出的运动监测项目,监测结果就一定是准确无误的呢?
比如就在近日,某知名智能手表厂商刚刚给旗下一款产品带来了系统更新。在这次更新说明中,有两条格外引发了我们三易生活的关注。
其中一条,是说新版系统“纠正了上一版本中计步算法不准确的bug”,避免了诸如洗手之类的日常动作对于计步的干扰。
另一条则表示,新版系统为该智能手表引入了更多可监测的“运动模式“,包括但不限于遛狗、铲雪、滑雪登山。
看到这里,不知大家作何感想?老实说,在我们看来,如果一款智能手表的健康监测功能,无论是出于硬件性能不够、或是软件算法精度欠佳的原因,连“洗手”和“走路”都分不清楚的话,又怎么能指望它去精确地识别和统计那些更冷门的所谓“运动动作”呢?
为何厂商会用“运动模式”数量来做营销?因为它足够直观
但问题在于,如今纵观整个智能手表行业不难发现,许多品牌似乎都很在意“运动模式”的这个数字。甚至有些产品在换代时,专门就将“支持的运动模式更多”作为一个重要宣传项目。
极少数智能手表厂商会主动披露处理器、监测传感器的细节
为什么厂商们会这么做呢?其实从目前来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无奈之举”。
毕竟一方面虽然智能手表走向大众市场已有10年时间,但这类产品的硬件配置透明度,以及消费者对于这些硬件的了解程度上,始终非常欠缺。比如几乎没人说得清那些动辄续航数周的“轻智能手表”,每一代到底用的是什么处理器,有几个核心、频率是多少,性能高低如何对比。
当然就更不用说智能手表搭载那些监测传感器了,它们到底有几个“通道”、使用的光学镜片是什么结构、信号处理精度又到底有多高,除了研发人员和专业测试机构更是几乎没人能说得清。
与此同时,正如前面讲到的那样,当智能手表里的“运动模式”越来越多,特别是出现了一些相对奇葩、实际上并不属于常规的运动项目之后,便会让我们产生一个疑惑。那就是这些项目背后的算法,真的有准确性可言吗?
毕竟对于常规的跑步、举重、骑车等运动项目来说,大家姑且还可以通过同时佩戴多个监测设备(比如戴两块不同品牌的智能手表,或是使用心率带之类更专业产品)的方式,来进行“交叉验证”。但越是冷门的“运动”,要真正对其统计结果进行验证就会愈发困难。
如此一来,站在厂商的角度来说,要想让消费者直观地觉得“新款智能手表有进步”,支持更多运动项目的监测似乎就变成了最省事的一种方式。而对于消费者来说,由于其中的大量冷门项目根本就无法证明监测算法是否准确,所以往往就只能被动接受厂商的安排,从而形成一种负面的猜疑链。
如何验证智能手表运动模式的准确度?我们有一点想法
那么无论是站在厂商、还是消费者的角度来说,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去验证“运动模式”的监测准确度,从而让部分真正有技术的品牌或产品,在如今纷繁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了吗?
其实还是有的。毕竟纵观现在的智能手表产品大家不难发现,它们多多少少都会有几个运动模式是可以实现“自动识别”的。也就是说,即便用户不事先选定,手表也能识别出用户的特定动作,并自动激活对应的运动模式监测功能。
在我们看来,只有能自动识别类型、自动开始和结束的运动项目,才多少靠谱点
在我们三易生活看来,但凡智能手表可以“自动识别”出运动模式,实际上几乎就可以说明,它的监测精度才是真正足够高的。因此大家与其去在意一款手表到底出厂支持多少种运动模式,不如去关注它真正能够自动认出几个来。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去考察整个智能手表市场,恐怕许多大家现在认为的产品优劣,就得重新商榷了。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