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产业风起云涌的今天,氢能源作为备受瞩目的潜力能源赛道备受期待。最近,各地纷纷推出了氢能自行车,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江苏常州、上海临港新片区、云南丽江古城等地已经投放了大量的氢能自行车,而未来北京、深圳、武汉等城市也将加入这一行列。
“以氢能自行车上线,是创新还是噱头的呢?”这一问题成为了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氢能自行车以氢气为能源,主要通过氢燃料电池的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提供骑行辅助动力。与传统电动自行车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使用氢气而非电池。这一创新理念是否真正为创新,还是只是一时的噱头,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从外观上看,氢能自行车与电动车相似度较高,几乎没有太大的区别。然而,其核心区别在于采用了氢气作为动力源。这种零碳环保、智能便捷的交通工具在减少城市污染、缓解交通压力、促进城市能源结构转型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与其它新能源车辆相比,氢能自行车的成本相对较高。成本的主要原因在于燃料电池,据企业回应,其燃料电池成本高于传统锂电池,导致更换电池的费用较高。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氢能自行车配套微型制充氢一体机的单价在1万元左右,是纯电动单车的2-3倍。这使得氢能自行车在普通消费市场难以取得突破。
“一方面是购车成本,另一方面就是用氢成本。”隆众资讯氢能产业分析师滕翔指出,企业研发成本较高,需要有技术和成本上的回报,否则无法维持可持续发展。为了在市场上取得竞争力,氢能企业需要设计出一套可行的商业运营模式,充分利用氢能自行车的优势条件。
10月22日,我国首个氢能助力自行车地方标准——《氢能助力自行车通用技术要求》正式实施。这一标准填补了我国在氢能助力自行车领域的标准空白,有利于为氢能源行业技术应用落地赋能。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继胜表示,氢能自行车采用的是低压固态储氢技术,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具备较高的安全性。
然而,滕翔提到,氢能自行车尚未有相关的国家标准,这使得安全性的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他认为,固态储氢相对于气态储氢瓶更为安全,但对于氢气的安全性把控仍然需要政策角度和整个产业链的结构调整。
尽管氢能自行车在成本和安全性方面面临一些挑战,但中国各省纷纷出台了氢能产业政策,推动了氢能自行车产业的迅速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去年联合印发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将氢能列为未来中国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交通工具效能要求的加大,自行车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增。全国多地城市推出了专门的骑行精品线路,鼓励更多人骑车出行。这也为氢能自行车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尽管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但许多业内人士对氢能自行车产业的未来充满信心,认为其作为一种新技术和新应用,将在未来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