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大道》大改版《这一站星光》为何短命?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

红灯记侃娱乐 2025-04-01 13:16:36
《星光大道》大改版《这一站星光》为何短命?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持续关注央视《星光大道》?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从进入2025年以来,一直播出的是周赛,而且虽然名字还是《这一站 星光》,但赛制和选手来源又回到了2024年7月大改版之前的模式,是不是意味着上次改版失败?比赛弃用车轮战,恢复8进4,主持人也不再亲自下基层选拔选手,还是传统渠道全部通过网络报名方式来的。

为什么《星光大道》轰动一时的改版《这一站 星光》,仅维持了半年多便宣告结束,重归原有制作模式?这一现象引发网友广泛吐槽:一档拥有二十年历史的经典平民选秀节目,在历经数次改版后,观众口碑依然没有起色。节目组的大改版一两年一次,小调整更是几乎每个月都有,能得到好评的不多,尤其最近的一次大改版,迅速遭遇“滑铁卢”?

本文将从节目定位偏差、形式创新失误、观众情感连接断裂、新媒体环境适应不足等四个维度,深入分析《这一站 星光》改版失败的原因:

①、《星光大道》自2004年开播以来,其核心定位始终是百姓舞台。这一质朴定位成为中国电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平民选秀节目,造就了阿宝、凤凰传奇、李玉刚等一大批从民间走向全国的明星歌手。《这一站 星光》明显向流量化倾斜,真正的素人选手比重降低,有一定专业的基础或人气网红占大多数,而且不限艺术门类后更是让节目杂乱无章。

据官方统计显示,改版后素人选手的表演时长占比从原来的70%以上降至不足40%,而明星嘉宾表演和互动环节大幅增加,顾此失彼。这种变化疏远了节目原有的核心受众——普通老百姓。引用某专业人土一针见血的点评,:“《星光大道》的成功在于它构建了一个普通人可以实现梦想的乌托邦,而《这一站 星光》某种程度上背叛了这一承诺。”

②、《这一站 星光》在节目形式上的“创新”成为另一败笔。改变了原有的递减式赛制,引入车轮战、一关定去留的晋级规则。原本简单明了的周赛-月赛-年赛结构被敷衍潦草的新赛制取代,导致节奏拖沓,重点模糊。频繁更换主持人,却没有一个人能达到老毕的水准,标志性幽默风格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更为“高大上”却缺乏温度的主持方式。

③、《星光大道》能够播出二十年,积累了一定的观众基础,不仅很多网友每周按时收看,普通百姓踊跃报名,早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而《这一站 星光》严重低估了观众情感连接的价值,节目名称的改变本身就意味着品牌认知的断裂,赛制的变化更使老观众产生强烈的不适应感。关键每次下基层选拔出来的选手,让人眼前一亮的很少。

④、当今电视节目面临的媒体环境已与《星光大道》鼎盛时期大不相同。短视频平台的崛起彻底改变了观众的娱乐习惯和注意力模式。《这一站 星光》的改版未能有效适应这一变化,反而陷入了传统电视思维与新媒体需求间的尴尬境地。一方面试图通过增加流量明星来吸引年轻观众,另一方面播出形式和内容设计仍停留在传统电视综艺的框架内。

总而言之《这一站 星光》的改版失败告诉我们:经典节目的改版必须尊重其核心价值,任何创新都应该建立在保留“灵魂”的基础上。同时模式创新也需要考虑观众接受度,避免为变而变,在媒体融合时代,节目改革必须兼顾传统电视观众和新媒体用户的双重需求。央视最终决定回归原有模式,是对众多网友吐槽的重视,等于间接承认改版失败。

​​

0 阅读:0

红灯记侃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