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杨天佑 文/本院特约评论官 墨不语
最近“宝马MINI冰淇淋事件”引发了舆论高涨,持续发酵。宝马官方发表了两条致歉声明,然而并没有消除公众的不满情绪。
从视频中可以观察到,工作人员对中国人不太关注,而对外国人则特别殷勤,表现出明显的区别对待,有种崇洋媚外被歧视的感觉。这种小小的冰淇淋价格并不高,但却带有非常侮辱性的意味。它一边赚取着中国人的金钱,却对中国人存在着区别对待,这种“歧视”是缺乏最基本的尊重与礼貌的表现。
因为不够真诚,即使已经表示了两次道歉,公众仍然不能够体谅和宽容。道歉必须诚恳地表达,这并非网友们敏感或小题大作,公众在意的不是那一小盒冰淇淋的大小,而是展现最尊重的姿态和真诚的态度。
曾几何时,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思想广泛流行。崇洋媚外的现象屡见不鲜。比如对外国人给予超越公民待遇。年轻人热衷于模仿外国人的风格和习惯,包括改变头发的样式和颜色。一些人甚至将头发染成了红、黄、绿等颜色。
国内加工生产的大部分服饰和鞋子都是贴着国外品牌标签制造出来的。尽管许多人知道这些商品的国内生产成本较低,而且很多在国外制造的商品被带回国内后也会贴上更高的价格标签,但仍有许多人选择购买外国品牌,毫不犹豫地掏出钱支付。
说说绘画领域,有一种奇特的现象,一些从事中国传统画的人感觉必须学习西方绘画才能更“时髦”,自称为融合了西方绘画的“现代艺术”。
其实,西方绘画的本质是匠人,因此达芬奇学手艺时是以工匠的身份学习的。中国画融入了文化元素,往往是由文人所创作。只有内含文化的成分,这种艺术才能被视为高明。中国画是唯一由文人创作的艺术形式,因为它蕴含着文化底蕴和诗文的基础。
大部分外国的画家只懂得造型,并不懂诗,虽然有些好的画家也能懂诗,但外国画和诗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很紧密。
1500年前,中国画已经认识到绘画是独立于对象本身的艺术,而西方绘画则晚了1400年才明白绘画不需追求真实性,而要表现自身艺术性。他们认为绘画应当描绘大自然,并以“象”为主要手段,最终结论是绘画要表现大自然,但不必追求完美的真实性。
西方绘画的重点在于技艺和视觉效果,并缺乏内心灵魂的表达。西方绘画现在也走上了中国画的路。1000多年过去了,你觉得毕加索是如何成功的?毕加索成功学习了中国画。他曾经一直画传统的油画,后来意识到如果一直这样画下去,他只能成为一个平凡的画家。于是,他开始学习中国画。
他是怎样学习中国画的呢?他曾临摹齐白石的画20本,但临摹20本后水平仍不太理想。之后,他又开始临摹中国传统绘画,共临摹了5本书,其中包括了人物画等多种不同类型,这5本书各有30页或40页,他在学习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一开始尝试用油画笔画中国画的时候,觉得非常不习惯。于是,之后不再使用油画笔,转而使用毛笔。他第一次开始使用线条画画,以前常常用色块和面来表现。
据毕加索所述,中国艺术在世界的地位最高,排名第一;其次是日本,而日本的绘画源于中国。中国画是以书法的形式表现的,而西方绘画则是通过绘制来表达。梵高是西方第一个学习浮世绘的艺术家,而浮世绘则源于中国文化。
学习中国画是西方许多成功、一流大画家的经历。这一点是不假的。以马蒂斯为例,他学习的是中国画,而他的作品则运用了中国画的线条。梵高和毕加索提出绘画应当关注东方、中国,而不是学习西方绘画理论。莫奈是印象派画家,后来他学习了中国绘画,家里挂满了中国画家的作品。塞尚最早受到中国写意画的一些启发,使他解放了笔墨并成为了现代艺术之父。
西方成功的画家和艺术家曾经学习过中国画,但现在却有些中国人盲目崇洋媚外。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摆出事实和讲述道理,来问一下中国人是否还继续学习西方的艺术。虽然中国画也可以学习西方,相互取长补短,借鉴优秀的东西,但是西方也曾从中国文化中汲取灵感,造就了许多一流的大画家。
然而,中国借鉴外国的文化并没有出现过类似的一流大画家。所以,我们需要更加注重自身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那些在绘画和书法领域中崇尚外国文化的人应该反省自己。
蓝鹰书院,让每个人都能享受书画的魅力!
--END--
不给冰激凌的是两个中国人在区别对待中国人,作者的意思就是不接受外来文化,你的意思是要封锁国门吗?我感觉作者是自卑的一个人,我个人感觉要吸取别人的优点,让文化多元化,让世界每一个人都能变得更优秀!为什么要分东西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