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大题目,这个问题也是不好回答的,即使是你让组织部门的同事来回答,估计答案也是不完整的。但在现实中,这的确是在机关工作中事业编人员的真实想法。试想一下,在同一个办公室,干着同样的工作,就是因为编制不一样,享受着不一样的待遇,任何人心里都是有想法的。
在基层机关中,很多事情我们是无法想象的,在一个办公楼内,甚至在同一间办公室内,有的人是行政编,是按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拿的是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享受公务员的车补,医疗补贴等,要按照职务职级并行规定,不断地晋升职务、职级,有的人甚至还要指挥自己资格更老的人工作,因为他们是事业编。
这些事业编制人员,虽然干着同样的工作,有的人其实工作水平也很高,学历甚至比公务员编制的人更高,但由于编制的原因,他们只能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管理,要和单位签订聘用合同,享受不到公务员的医疗补贴和车补等福利,享受不到职务职级的晋升待遇,就其原因还是身份问题,因为他们是事业编制。
机关中混岗混编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体制机制的因素。混编模式的存在,人为制造不平等,阻碍了人才的合理使用和进步,也阻碍了机关工作的有序推进。随着中央关于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指导意见的实施,各地也在推动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混岗混编现象将逐步在机关中消失。
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将逐步划归行政单位或是作为行政单位下属机构。在改革任务已经完成的地区,原来这些机构中的事业编制人员,有的可以转为行政编制,按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有的可以转为参公管理人员,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其实在目前的制度体系中,参公管理人员和公务员在待遇上基本上没有任何差别,都是按照公务员进行管理,享受的也是公务员的待遇,也是按照职务职级并行进行晋升。但身份的转换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行政单位中,的确还有部分人,既不能转为公务员,也不能参照公务法进行管理,还属于传统的事业编制。
每一次改革都是一个阵痛的过程,既有人得利,也有人会因为改革而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在行政机关中的事业编人员,有的人虽然无法参公,而基本上是按照事业单位管理的岗的职员岗位等级来晋升的,其实仔细对照事业单位管理岗的岗位等级,在工资福利待遇上差别不是很大,只是晋升机制没有公务员那么完善,那么系统。
对于那些学历比较高,年龄比较小的人员来讲,要实现在单位内部的转型难度不是很大。毕竟事业单位的改革一直在路上,在改革过程中,各种可能性都是存在的,要么就是转为行政编制,实现自己公务员的梦想,要么就是参公人员,也算是准公务员。
对于那些学霸级的人物,可能等不及改革结果的来临,还有机会参加公务员考试或是参公人员的考试。其实改革过程中,事业单位转型的改革很多是定向性的,基本上都是采用考试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只要平时表现不是很差的人,都是有机会的。
对于年龄比较大的人员,很多地方是采取老人老办法的方式,这种方式既不会损害老人的权益,对于很多老人来说,其实岗位等级已经超过了很多公务员的职级。虽然没有当上公务员,但自己的待遇不受影响,可能就是晋升的机会少一点,但也不影响自己的权益。
综上所述,在行政机关中的事业编人员在基层机关中比较普遍,比如乡镇机关中,其实行政编制的人员很少,很多人都是事业编。其实转型的目标无非就是转为行政编,端上真正意义上的铁饭碗。其实事业编也有事业编的优势,晋升的舞台也是比较大的,比如管理岗位的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晋升等,都是自己实现成功转型的有效方式,不一定人人都要去挤公务员这座独木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