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面临芯片荒,中国芯片巨头官宣,投资107亿美元扩大产能

无良猫 2021-04-22 23:27:02

2020年下半年之间,全球范围的“芯片荒”愈演愈烈。迄今为止,已经不少国际知名汽车品牌对旗下部分工厂采取停产停工的应对措施,甚至为了节省成本大幅裁员。

即便汽车行业努力控制需求,“芯片荒”依旧蔓延至智能手机、游戏机等领域。

另外,2021年上半年,美国暴风雪、日本大地震等突发事件,令全球晶圆紧缺状况雪上加霜。

不过,这对于一众专业晶圆制造商而言却是营收增长的一大契机。受芯片短缺的影响,中芯国际、台积电等企业的生产线几乎都处于满载运行的状态。

为了在利好环境下继续刷新销售业绩,芯片巨头们都毫不犹豫地加大投资,在研发先进工艺的同时提升产能。

例如南亚科。公开资料显示,南亚科是一家成立于1995年的中国半导体企业,主营DRAM芯片研发制造,是中国台湾DRAM产业龙头之一。

目前,在美国美光公司的助力下,南亚科的自有品牌顺利成长。联想、华硕、惠普、戴尔等国际知名企业都成为了南亚科的客户。

4月20日,基于稳定的增长态势,南亚科决定面向利好前景,投资新建双层无尘室12英寸先进晶圆厂。

笔者了解到,这座晶圆厂分三个阶段进行,计划2021年底动工,预计2023年底完工,2024年就能够进入第一阶段的量产环节。

这座先进晶圆厂会采用南亚科10nm工艺制程技术,生产DRAM芯片。同时,该工厂还规划内置EUV极紫外光刻设备进行生产,预计月产能可达到4.5万片。

为了建造这座先进晶圆厂,南亚科的总投资金额为3000亿新台币,大约107亿美元。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手机、PC、服务器等市场对DRAM的需求增长较为明显。5G、人工智能等风口的发展,也为南亚科的DRAM业务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

故而,这位中国芯片企业才会不惜成本扩充产能。

不出笔者所料,对于兴建新厂的计划,南亚科总经理给出了类似的解释。他表示,这项计划实施有三大原因,一是公司目前3A厂空间不足,建新厂符合长远发展的规划。

二是受5G、人工智能等应用的发展,DRAM市场需求每年稳定增长15%-20%。三是其他供应商也都进行了相应的扩产。

总而言之,在内外双重因素的影响下,扩产势在必行。

0 阅读: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