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中国作业38年,越南为何没能诞生自己的三星、华为和比亚迪?

伩蕊历史加油站 2024-11-07 14:22:03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张润晨

编辑|t

引言

越南搞了38年的“革新开放”,从1986年就开始了,历史上有那么一些日子特别值得铭记。就像中国1978年开启改革开放一样,越南的“革新开放”也迈出了重要一步。

然而,走了这么多年,我们却没在全球市场上看到越南自己的三星、华为或者比亚迪。本土企业要么“名不见经传”,要么稍稍出名后便大势回落。这个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为什么越南努力了这么久,却总是追不上那些东亚前辈的脚步?

越南与东亚模式的相似与不同

越南的发展与东亚模式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越南从1986年搞“革新开放”,开始按照市场机制运作,同时由国家管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听起来是不是像极了中国当年的改革开放?

同样的“摸着石头过河”,同样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先从农业下手,慢慢开放经济,再加上国际环境的推动,越南也是一直走着类似的道路。

从经济增长数据来看,越南也不逊色。越南的GDP从改革初期的谷底一路向上攀升,2015年国民经济规模已经达到2040亿美元,比起1986年的水平简直是“原地升天”。

这不禁让人觉得越南的未来无比光明。然而,数据并不总是代表真相。问题在于,虽然越南的增长率看起来不错,但背后隐藏的经济结构性问题,才是阻碍它成长为“东亚优等生”的真正原因。

看看那些曾经在全球打响名头的东亚国家,日本从1946年开始复兴,38年后的1984年,索尼、丰田、东芝这些品牌已经家喻户晓;韩国从1962年开始实施五年计划,38年后,三星、LG、现代这些品牌已经占据了国际市场的一席之地;

而中国,从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到2016年时,已经有110家企业跻身世界500强。再来看看越南,38年后的今天,本土品牌几乎无人知晓,能与国际巨头竞争的更是寥寥无几。这么多年过去了,越南怎么就没能跑到这些前辈的水平呢?

外资驱动与本土企业的缺位

越南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对外资的高度依赖。外国资本的大量涌入,特别是在越南加入WTO之后,大批跨国公司相继来到越南“安营扎寨”。

其中,三星可以说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三星不仅在越南设立了庞大的工厂,还带来了很多上下游企业,一时间让越南在全球制造业中地位明显提升。但这些外资企业带来的效益,真正惠及越南本土经济的部分却不多。

从数据来看,2023年越南的外资企业占出口比重高达74%,尤其是在高附加值的电子产品领域,外资企业的占比甚至超过90%。

这意味着,越南的经济虽然繁荣,但主要是依赖外国资本和技术,而不是本土企业的自主发展。更糟糕的是,这些外资企业大多数是独资企业,而不是和越南本土公司合资。

结果,越南自己的企业根本进不了核心供应链,只能提供一些塑料件、包装箱这样相对低端的产品。

这就像是你在班上有个同桌,他的数学特别好,你们俩一起做作业的时候,他总是帮你把那些最难的题解了,连公式都写好了,最后只让你抄几个简单的数字。你数学成绩上去了,但真正考试的时候,你就发现,那些核心的概念你根本没学到。

越南错失产业升级的机会

其实,越南并不是没有机会改变这种局面。1986年搞革新开放之后,越南迎来了多次重要的机遇,但遗憾的是,每一次机会似乎都被错过了。

2007年,越南加入了WTO,打开了市场,吸引了大批外资企业的到来,三星在越南的“蚂蚁搬家”计划更是一度让越南成为全球第二大手机生产国。

看起来,这是越南走向工业化、现代化的最佳机会,但遗憾的是,越南未能像中国那样,利用外资企业对本地供应链的辐射效应来培育自己的本土企业。外资企业在越南生产各种高附加值的产品,但本土企业却一直无法从中学习到核心技术,成为独立竞争者。

再比如中美贸易战爆发后的2018年,这原本也是越南的一个重大机遇。贸易战导致很多企业为了规避关税,开始把工厂从中国搬到越南,越南成了贸易战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然而,即便有这么多外资企业愿意进入越南市场,越南却未能有效利用这一机会来推动本土企业的发展,反而更深地陷入了对外资的依赖之中。

本土品牌崛起的失败

如果说外资是推动越南经济的发动机,那么本土品牌的缺乏就是越南经济的“软肋”。越南有一个叫VinFast的汽车品牌,这家公司在2023年8月成功在美国上市,市值一度高达2000亿美元,看起来颇有越南版“特斯拉”的气势。

然而,这种繁荣只是一时的泡沫,VinFast的市值很快就下跌了95%。实际上,VinFast的车基本上都是靠中国零部件组装而成,缺乏核心竞争力和技术支持,这也是为什么它无法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的原因。

相比之下,韩国的三星、现代,台湾的台积电,中国的华为、比亚迪,这些品牌之所以能在国际市场上立足,是因为它们有着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背后,是国家在产业政策上的大力扶持和本土企业在技术研发上的不断投入。

越南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缺乏足够的研发投入,2023年越南的研发投入仅占GDP的0.43%,远远低于中日韩的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越南的企业自然无法像中日韩的企业那样,掌握核心技术,参与到全球竞争中去。

越南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过度依赖外资。虽然外资带来了资金、技术和就业机会,但也使得越南在很大程度上沦为了外国企业的“组装车间”。

越南的大部分出口产品都是由外资企业生产的,本土企业的参与度非常低,尤其是在高附加值的产业中,本土企业几乎没有话语权。这样的经济模式虽然可以在短期内带来高速增长,但从长期来看,却对本土经济的发展非常不利。

越南的外资企业占出口比重高达74%,这意味着,越南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资企业的表现。如果外资企业决定离开越南,或者全球市场发生变化,越南的经济就会面临巨大的风险。

此外,越南本土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地位非常低,缺乏核心技术和竞争力,这使得它们很难在国际市场上与其他国家的企业竞争。

财阀模式能否成为突破口?

在连续错失了多次产业升级的机会后,越南似乎正在尝试走一条新的路,那就是“财阀模式”。这种模式类似于韩国的发展路径,即通过扶持少数几家大型企业,集中资源进行突破,希望这些企业能够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Vin Group便是越南目前最具代表性的财阀企业,旗下业务涵盖房地产、零售、工业、科技、汽车等多个领域,试图通过跨行业的协同效应,推动本土品牌的崛起。

财阀模式确实在韩国取得了成功,三星、现代这些巨头企业不仅带动了韩国的经济发展,还使得韩国在国际市场上拥有了强大的竞争力。

但这种模式也有它的弊端,那就是过于集中的经济结构可能带来垄断和不公平竞争的问题。此外,财阀企业的兴衰往往与国家的政策息息相关,一旦政策支持发生变化,财阀企业也会面临巨大的挑战。

对于越南来说,财阀模式可能是目前最现实的选择,但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如果VinGroup无法像三星那样,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并实现全球竞争,那么越南的经济将依然无法摆脱对外资的依赖。

本土品牌的崛起,需要的不仅仅是国家的扶持,更需要企业自身在技术研发和市场竞争中的不断努力。

越南“抄中国作业”已经抄了38年,但却始终没能交出一份像样的答卷。表面上看,越南的经济增长率不低,外资企业纷纷进入,制造业也在不断扩大,但实际上,越南的经济结构存在着巨大的问题。

未来的越南,能否从财阀模式中找到突破口,能否在全球市场上培养出自己的三星、华为或者比亚迪,这些都是未知数。

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只有摆脱对外资的过度依赖,增强本土企业的技术和创新能力,越南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独立和可持续发展。否则,越南的“作业”抄得再好,也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跑。

参考资料:

西贡河畔的谜题:越南的三星和比亚迪在哪里?观察者网 2024-09-10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