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美国绑架!关键时刻,英国选择站队中国?

兵戎要至 2025-04-23 17:00:20

根据环球网报道,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英国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在专访中就中英关系表明重要态度。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国际社会关注,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其意义不容小觑。

里夫斯明确表示,英国应与中国建立更深层次的伙伴关系,而非设置新的障碍。她直言,“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认为不与其接触是非常愚蠢的。这是本届政府的态度。” 这样直白且坚定的表态,在当下部分西方国家追随美国对中国采取各种限制举措的大背景下,显得格外引人瞩目。

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资料图)

回顾过往,自 2024 年 7 月英国工党政府上台后,就已着手改善对华关系。英国首相斯塔默重新审视保守党时期的对华政策,将 “合作 — 竞争 — 对抗” 原则中的合作置于首位,积极推动中英双边关系重启。先是 2024 年 10 月英国外交大臣拉米访华,紧接着 11 月两国领导人会晤,而今年 1 月里夫斯更是亲自率团访华,与中方共同主持第十一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这一系列动作足以显示英国政府改善对华关系的决心。

里夫斯在接受专访时还提到了诸多具体事例,彰显其对中英合作的支持。她还提及,伦敦有很多电动出租车在英国生产,所有者是中国公司,她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且这些出租车很受司机欢迎。这反映出中国企业在英国本土的商业运营取得了积极成效,也侧面体现出中英在产业合作方面的良好前景。

今年 1 月里夫斯访华的意义非凡。她带领英国央行行长、汇丰银行董事长等一众金融界人士来到中国,其目的在于提升英国金融服务企业在华运营能力。在访华期间,里夫斯表示英方愿与中方加强经济财金领域务实合作,发展连贯、持久、相互尊重的英中关系。而此次对话也确实达成了一系列互利共赢的成果和共识,这不仅有利于拉动英国当前疲软的国内经济,更为中英关系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从更深层次来看,英国在金融领域积极与中国展开合作,表明其认可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日益重要的地位,也希望借助中国的发展机遇,推动自身经济的复苏与增长。

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资料图)

在国际局势日益复杂的当下,英国的这一态度转变显得尤为关键。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一直试图在全球范围内孤立中国,推动利用加征关税等手段向盟友施压,要求限制与中国的贸易。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明确反对特朗普孤立中国的企图,无疑是对美国相关政策的一种挑战。英国没有选择盲目追随美国,而是基于自身国家利益考量,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关系,寻求更为独立和务实的外交与经济策略。

里夫斯定于下周赴美参加二十国集团财长会议等一系列会议,并将与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会面讨论英美贸易协议。在此时机节点,里夫斯此前关于中英关系的表态,似乎也为其与美国的谈判定下了基调。英国政府强调任何协议都要把英国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这意味着英国在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时,不会轻易为了迎合美国而牺牲与中国的合作机会。英国正试图在中美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既要维护与美国的传统盟友关系,又要抓住中国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

英国民间的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府的决策。此前,特朗普表示要对英国加征 “基准关税” 后,英国民众反美情绪高涨。英国智库机构也刊文呼吁英国、欧盟、日本等在金融系统、人工智能等关键科技领域尽快对美 “去风险”,认为美国当前的行为对民主制度构成威胁,不应一味追随美国 “抗中”。民间与智库的态度为英国政府调整外交和经济政策提供了民意基础和理论支持,促使政府更加坚定地从自身利益出发制定政策。

从全球贸易格局来看,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英国若能与中国建立更深层次的伙伴关系,将在贸易、投资、金融等多个领域获得更多机遇。例如在贸易方面,中国庞大的市场能够为英国的优质产品和服务提供广阔的销售空间;在投资领域,中英企业之间的相互投资能够促进技术交流与产业升级;而在金融领域,双方的合作可以提升伦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同时也有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资料图)

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的表态以及英国政府近期一系列改善对华关系的举措,显示出英国在关键时刻做出了基于自身利益的选择。英国拒绝被美国单方面的战略绑架,而是积极寻求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这一转变对于中英关系的未来发展以及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都可能产生深远影响。未来,我们期待看到中英在更多领域展开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也期待英国在国际舞台上继续发挥积极且独立的作用,为推动全球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0 阅读:27

兵戎要至

简介:有思想,有深度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