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崇祯时期vs虚构影视剧:穿越回去享受荣华富贵只是个笑话

刘茫说娱乐 2025-04-20 00:50:03

"崇祯七年正月初九,我拿麻绳勒死了三个月大的闺女"河南衙门的老档案里,农民王二狗的口供纸都发黄了衙役问他为啥杀亲生骨肉,这个饿得打晃的汉子突然疯笑:"不杀她全村三十八口人都得吃人肉

饥荒年头的人性能坏到何种程度?为何电视剧总是将古代养孩子描绘得那般安逸?史书上所写的“交换孩子杀了吃”,倘若真到那般境地,当娘的即便嚼烂树皮来喂娃,竟还被视为心善?这场从万历四十八年开始闹起来的粮荒,将古人过日子的凄惨模样全都展现了出来。

河南巡抚吴牲当年撰写的报告,描述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件:怀庆府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竟有两万余名婴儿不幸夭折,其中大约六成是因为饥饿而逝去的。山西那部旧县志则描绘得更加细致,在汾州的一个村庄里,有一位妇人,因无法借到羊奶,便把榆树皮嚼碎,制成糊状,喂给自己的孩子,结果致使孩子腹胀破裂,仅仅过了三天的时间,孩子便不幸离世了。

搞气候研究的曾翻阅资料,在明朝最后的那十几年期间,华北地区每年的平均温度,降低了超过2度,牲口所食用的草料,减少了四成之多。寒冷的气流,致使牛羊被冻死,穷人甚至连借羊奶的途径都被断绝了。在山东的地方志中记载着更为惨痛的事,青州有一位母亲,割破手腕,用自己的血来喂养孩子,艰难地支撑了七天,最终母子二人一同离世。

这些事与电视剧里皇子皇女的日子相比较而言,着实令人感到心灰意冷。故宫所藏的明代皇家养育幼童的图画记载着,皇子所饮用的是由人奶以及牛奶加蜂蜜调配而成的“三合饮”,而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倘若能够喝上米汤,那便已经算是十分幸运了。

万历四十八年,查杭州粮仓的账本,那可真吓死人呐,三成七的存粮都被虫给蛀啦。这些本应用来救命的霉米,后来竟闹出了崇祯三年苏州的乱子。老书里记载着,农民陈阿大偷偷煮赈灾米,被里长给抓住啦,当着孩子的面活生生地给打死啦,其罪名乃是糟蹋皇粮。

江西之事更为吓人。地方志上称,崇祯五年时,赣南有个村误食了野菜,全村的男女老少都瘫倒在地,野狗跑来啃食尸体。现今从事植物研究的人员发现,灾民所挖掘的所谓野菜,实际上是具有毒性的狼毒花根。

拿《金瓶梅》中西门庆摆酒席的花销来作比较,一桌菜价值三十两银子,这足以抵得上穷人家,二十年的收成。有钱人在尽情地享用着,山珍海味;而穷人却因半碗馊粥,而丧命——这样一种,天壤之别的差距,比起电视剧里,那些宫斗戏,可要凄惨得多了。

陕西米脂县衙门留存着,李自成年轻之时的欠条,这位造反之人,当初仅仅是个,想要考取秀才的驿卒。老书中记载,他觉察到,考科举需要将字,写得宛如刻板印出那般模样,接着便对着考卷,怒喝道:“写字就能顶饭吃吗?”

明朝科举规定,考生的字迹,必须十分工整,仅这一条规定,就刷掉了,大概九成的读书人。更为荒唐的是,在考场中,忌讳的字,有三千余个之多,倘若一不小心,写错了一个字,这样之前的努力,就都白费了。这种严苛的规矩,实在不知逼疯了多少,渴望翻身的老实人。

张献忠在四川开始大肆屠杀之前,很小心地把账目给记录下来了。书里讲他“杀一个当兵的,就得连累三家人抵命”。这样的话,冤冤相报,就让四川的人口从明朝末年的三百多万人,一下子急剧减少到清朝初年的八万多人。要是暴力被当成了活下去的办法,那这个世界就真的掉进了一片又黑又烂的境地当中。

明朝科学家徐光启在农书里叹气:"救灾的三个法子,如今都是空话。"他早看出来,那时候的气候变化根本不是人能应付的现代资料显示,崇祯年间华北雨水少得可怜,只有平常年份的四成

好在现在,科技有了突破。袁隆平团队在野稻子里找的抗寒基因,以及明朝农书里所记的“耐冻野稗”,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四百年前无法解决的吃饭问题,如今总算有了着落。

如今在电视剧里,妃子们正轻松愉快地演绎着情节,她们一边面带微笑,一边喊着“茄子”随后便开始拍摄照片了。不过在真实的崇祯时期,山西的农民当看到洋人带来的相机时,内心满是恐惧的,不停地鞠躬示好,甚至觉得那是一件能够摄取魂魄的东西,故而战战兢兢。

历史最为戳心之处便在于,那些怀揣着梦想想要穿越回古代去享受荣华富贵的人,倘若真的能够回去,恐怕就连使出那张口呼喊“茄子”般的力气都没有了。

从嚼树皮喂孩子到交换孩子杀了吃,四百年前这场饥荒告诉我们:所谓古代的好日子,不过是活下来的人编出来的好听话。

0 阅读:19

刘茫说娱乐

简介:请大家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