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除了受招安,还有更好的三条路可走,这三位梁山好汉的暗示,他为何没看明白?

半壶老酒半支烟 2024-11-02 14:37:29

宋江这个名字,在《宋史》中多次出现,连《徽宗本纪》也提到过宋江的“危害”,所以历史上有没有宋江这个人,是不需要讨论的。

《宋史》中的宋江最后还是受招安了,而且也跟随童贯参加了剿灭方腊之战,那一战后来成为抗金名将的韩世忠也参加了,方腊就是当时还是基层军官的韩世忠生擒的:“童贯为江浙宣抚使,领刘延庆、刘光世、辛企宗、宋江等军二十余万讨之。世忠潜行溪谷,问野妇得径,即挺身仗戈直前,渡险数里,捣其穴,格杀数十人,禽腊以出。”

正史中的宋江在征方腊之后就消失了,但没有史料说他是被蔡京高俅童贯害死,事实上以宋江的级别,还轮不到太师和枢密使去谋害,宋江消失,可能是战殁于江南,也可能是战后归隐。

不管怎么说,宋江还是投降了,他手下的天罡三十六将,也在多部宋朝史料中出现过,鲁智深、李俊、李逵、呼延灼、关胜、史进、杨志的结局也大不相同:李逵杀了金州守将降金,史进(史斌)在四川称帝,杨志在小种经略相公种师中麾下参加了抗金作战,关胜在济南抗金时被奸贼刘豫杀害。

抛开简练的正史不提,咱们还是来看看宋江不招安是不是就无路可走——事实上在《水浒传》中,至少有三位好汉婉转地暗示过宋江另谋出路,只可惜宋江没有想明白,这才走上了招安的死路。

宋江从浔阳楼题反诗那一刻起,就已经被朝廷打入另册,因为造反的人,是永远不会得到完全信任的——历朝历代都不缺人才,很多安分守己的精英尚且会被埋没,朝廷绝不会重用一个“敢笑黄巢不丈夫”的反骨仔。

造反是一条单行道:要么成功自己当皇帝,要么被朝廷消灭,想洗白身份“重新做人”,那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奢望,宋江只是个郓城县押司,是吏不是官,自然不懂“一事不忠百事不用”的官场规则,天真地幻想能与朝廷尽释前嫌一笑泯恩仇。

宋江第一次公开表示期盼招安,鲁智深的暗示几乎就是明示了:“只今满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我们不能说鲁智深的忠君思想有历史局限性,因为在古代,忠君报国是道德的基础,让曾经为渭州驻军兵马提辖的鲁智深背后骂赵佶昏庸,是不可能的,倒是李逵和宋江这两个反骨仔可能对皇帝老儿不客气。

鲁智深的意思,宋江可能没听明白:当今世道不好,责任不在皇帝而在奸臣,所以招安是难免奸臣陷害的,即使不继续当盗贼,也要寻趁一个好去处,去延安府投奔老种经略相公才是明智的选择。

要投奔老种经略相公,就不能一百零八人同去,所以最好是化整为零,还要事先进行一些筛选,罪大恶极的不能去,去了种师道未必肯收,收了也可能会杀,所以鲁智深是准备带一些有大用无大恶之人去投奔边军,那就可以像武松期待的那样,在疆场上立功赎罪、封妻荫子了。

鲁智深见过大战场,也有大智慧,浪子燕青虽然没有鲁智深那样的大格局,但小聪明还是有的,他在征方腊凯旋之际给宋江留了一封信,挑了一担金珠宝贝走掉了:“辱弟燕青百拜恳告先锋主将麾下:自蒙收录,多感厚恩。效死干功,补报难尽。今自思命薄身微,不堪国家任用,情愿退居山野,为一闲人。本待拜辞,恐主将义气深重,不肯轻放,连夜潜去。今留口号四句拜辞,望乞主帅恕罪。情愿自将官诰纳,不求富贵不求荣。身边自有君王赦,淡饭黄齑过此生。”

燕青自称命薄身微,宋江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在官场厮混,首先体貌就不合格:古代选材讲究身、言、书、判,宋江五短身材,又黑又丑,是上不得朝堂的,即使是当地方官,也不过是沐猴而冠,过去老年间有一句话说某人没有官派,就是“不带典韦那两步走儿”,笔者不知道此话从何而来,但也知道宋江不适合坐大堂,小碎步紧着倒腾,活脱脱一副奴才相。

如果宋江肯主动辞官,手头的金银肯定要比燕青多百倍,但是他却没看明白燕青的暗示:都说天网恢恢,但是任何朝代法网之下的江湖都很广阔,在大网之下的江湖中游荡的鱼多得数不清,只要别再犯案,就基本不会有人去抓,比如劫取生辰纲之前的赤发鬼刘唐,就不知道浪迹江湖多久才被插翅虎雷横抓到,只要他不招,雷横顶多也就是打他一顿,关几天了事,如果刘唐像宋江那么有钱,别说都头,就是县令也能买通。

像鲁智深设想的那样投入边军,或者像燕青那样隐入江湖,这两条路宋江都不愿意走,那么他还有第三条路:像李俊那样漂洋过海,到暹罗打下一片属于自己的江山,那时候即使向宋朝称臣,也只是听调不听宣,不但蔡京高俅奈何他不得,就连宋朝皇帝召见他,也得给个“绣龙墩”——宋江说自己是藩王可以,说自己是异姓王也行。

李俊曾经是宋江的铁杆粉丝,对宋江也有过“救命之恩”,他不暗示宋江急流勇退另寻他路是不可能的,最后分手的时候,李俊几乎已经把自己的计划明说给宋江了:“混江龙李俊诈中风疾,倒在床上,手下军人来报宋先锋。宋江见报,亲自领医人来看治李俊。李俊道:‘哥哥休误了回军的程限,朝廷见责,亦恐张招讨先回日久。哥哥怜悯李俊时,可留下童威、童猛看视兄弟,待病体痊可,随后赶来朝觐。哥哥军马,请自赴京。’”

中风还能把话说得这么明白,再加上还有医生诊视,就是缺心眼的也应该知道李俊要拔脚开溜,奈何宋江已经官迷心窍,一直幻想自己进京受封,从此建牙开府起居八座光宗耀祖,根本就没明白李俊的意思:“宋江见说,心虽不然,倒不疑虑,只得引军前进。”

宋江进京,等于自投罗网,最高兴的应该就是跟梁山好汉有仇的蔡京高俅童贯了:一百单八将只回来二十七个,没去的那几个,也早被赵佶蔡京重用,所以宋江就是个豁牙子老虎,仅剩的爪牙李逵花荣,也被分别调开,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拿捏宋江这个软柿子了。

宋江不肯跟出国打江山的李俊“参一股”,可能也有他的想法:他并没有大胸襟大气魄,还有点故土难离,也舍不得花花世界——宋朝当时虽然经常挨揍,但经济文化却是当世第一,暹罗在当时还属于蛮荒之地,宋江是个贪图享乐的押司小吏出身,白手起家再造文明的事,他不想做,也做不来。

当然,我们也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或上帝视角来品评宋江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但是我们细看水浒原著,就会发现宋江恨的不是奸臣,而是自己没资格当奸臣,如果肯给他一顶乌纱帽,他是不介意跟蔡京高俅同殿称臣,甚至给奸臣磕头乃至为虎作伥,宋江都不会拒绝。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自来投。这句评书中江湖中人常说的话,用在宋江身上同样合适,但也有人说,宋江除了受招安和受奸臣摆布之外,其实是无路可走,因为前面说的那三条路,不管选哪一条,都会使一百单八将散伙:老种经略相公要不了那么多人,也不是所有好汉都肯退隐江湖,更多的好汉都不愿意背井离乡。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宋江首鼠两端朝秦暮楚,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也走不出属于自己的路。他既敢笑黄巢不丈夫,又想在昏君奸臣的桌子上分一杯羹,脚踏两只船,结果两只船各奔东西,宋江就成了落汤鸡。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宋江最后含恨而死,这是罪有应得,但是那么多好汉因为宋江的决策失误而死得不得其所,却不能不令人遗憾,那么在读者诸君看来,宋江除了受招安成为刀俎之上的鱼肉,还有别的选择吗?宋江怎么做,才能保全大部分梁山好汉性命,也为自己谋一个好前程、好名声?

0 阅读:56